为什么中国能成为全球领袖的一些思考
A股 · 陈永 · 2020-03-12 · 股权代码:

外国人不擅长抄作业,中国擅长。

9号晚美国道琼斯指数大跌2000点,跌幅7.79%。



按照我们大A股既往的尿性,上证指数应该跌10个以上的百分点。



然而,盘面上的情况大伙儿都看到了,中国股市傲然独立,上证指数尾盘强势上涨近2个百分点。



如果在这个时间点仍不能洞悉东西方力量的此消彼长,认清并接受中国俨然已经成为21世纪的世界领袖这样一个现实,是断然难以在这个剧烈变革的时代中收获财富的。



一、世界领袖的基本条件



什么样的国家可以成为世界的领袖?或者说,一个国家成为世界领袖的基础条件是什么?



这个问题其实很简单,就是我们耳熟能详的八个字「地大物博,人口众多」。国土和人口,是世界领袖争霸赛的入场券。



先看反面的例子。



以国家为单位排名,日本和德国分别为世界的第三大经济体和第四大经济体。然而,世界公认它们是经济强国,却不是政治强国,也不是军事强国。



单项冠军成不了世界领袖。



日本和德国之所以是单项冠军,核心原因还是在于国家的「地狭人寡」。放在历史的长河里回望,两个国家之所以发动二战,其根本的动力便是扩疆拓土,以希冀成为全能冠军,进而可以进阶世界的王者,避免今时今日只能取得单项冠军的尴尬局面。



历史就是这么吊诡,让当事人徒然喟叹。



从领土面积而言,地球只有这么大,能排的上号的就那些国家。



654_383_654_383_327_192


需要说明的是,印度的数据来源于中国驻印度大使馆,其数据不包含中印有争议的区域以及印控克什米尔地区。



再看人口数量。



654_385_654_385_327_193


因为大部分国家的数据还停留在2018年,为了方便横向比较,丫丫统一都用了2018年的人口数据。



可以看出,在世界范围内,同时具备领土和人口优势的国家有五个:中国、美国、印度、俄罗斯、巴西。



我们都知道有个「金砖国家」概念,实际上,「金砖国家」肇始于「金砖四国」,这四个国家就是上面列示的除美国之外的中国、俄罗斯、印度、巴西。



当然,这只是国际政治的合纵连横。一如我们在《写在美股大跌之际:中国最终将超越美国的内在逻辑》一文中所言,中国最终超越美国的根本因素是庞大人口带来的消费力。当中国对美国具有碾压优势的同时,也意味着人口更少的俄罗斯和巴西更是没有话语权。



剩下的选手,只剩下中国和印度。



783_439_783_439_392_220


二、为什么不是印度?



我们在发出上篇文章之后,很多读者朋友疑问:面对老龄化的中国,为什么不是人口总量急剧膨胀的印度?



这是一个非常好的问题。



虽然是我们的邻国,国人对印度的了解并不多,可以说是我们「熟悉的陌生人」。丫丫通过图片的方式,直观看一下印度目前所处的发展水平。



783_1173_783_1173_392_587


783_1173_783_1173_392_587


是不是回到1980年代的中国?



然而,贫穷并非肯定代表发展潜力,贫穷可以一直贫穷下去。于人如此,于国家也是如此。



如果说中国是家国文化、人情社会。那么,印度社会运行的基础就是种姓制度。



按照丫丫个人的理解,种姓制度本质上是一种奴隶制度。高种姓群体控制权力和财富,掌握着社会的主要资源;低种姓通过世代沿袭,一辈辈过着贫困潦倒的生活。



虽然也有「屌丝逆袭」的偶发事件,但对整个印度来说,这是一个社会阶层严重固化的社会。



要把人口总量转化为消费能量,并非不可能。李宁都说了「一切皆有可能」。然而,从社会变革的角度来说,并非朝夕之功。



时间不等人,有些窗口,关闭了就是关闭了。下一个窗口什么时候开启,无人知晓。当中国取得先发优势的时候,就可以一步先,步步先。



既生瑜,何生亮。



三、中国的优势



黄金天然是货币,但货币天然不是黄金。



我们拥有先天的国土和人口优势,但并不意味着可以直接躺赢。如果出现类似印度的社会问题,我们也只能望洋兴叹。



幸运的是,鸦片战争后的100多年,除了建立统一的国家、打碎了固化的贵族阶层,以及摆脱了经济上对国外的依附,我们也彻底解决了桎梏国家前行的几个社会问题。



男女平等是二十世纪我国最伟大的社会变革,没有之一。熟悉法律史的朋友都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第一部法律并不是《宪法》,而是《婚姻法》。这部法律废除了长期以来中国历史文化中女性在整个男女关系中的附庸地位,真正意义上实现了男女的平等。



马云老师都知道,女人的钱最好赚。在消费主义的时代,这是中国女性解放最大的意义所在。



另一方面,任何一个大国,因为疆域的辽阔,或多或少都会存在因为民族众多导致的分离主义倾向。而一个四分五裂的国家是不可能得到资本的青睐。通过民族平等这一指导思想,实现国内民族团结和民族融合。更是为经济发展提供了安定的商业环境。



当然,作为汉族人,常常很难感感觉到「民族平等」。



还有一个不可忽视的文化传统:政教分离。中国没有宗教的传统,一直以来被外界广为诟病。事实上,我们应该感谢这样的文化传统。在资本全球化的时代,世俗化下的享乐主义,是经济发展最强大的动能。



享乐主义不代表没有价值取向。



天时地利人和,还要加上一点,勤劳。全世界没有比儒家文化圈下的东亚人更勤劳的了。



过去40年,借助国际资本流动的春风,千千万万普通人通过自己的努力改变了自己的生活,国家的面貌也焕然一新。放眼未来,实现民族复兴并非空洞的口号。



四、科技的本质是什么?



在上篇文章的互动中,很多朋友提到一个问题:科技实力被美国吊打。



这是事实,也是可以改变的事实。



想解开这个纠结之处,需要先明白一个道理:科技的本质是什么?



按照丫丫的看法,科技的本质是金钱与人才。



改革开放之后很长一段时间,北大清华的大量学子在毕业后出国留学并留在美国,以至于被戏称为「留美预备学校」。



美国科技的领先地位,是通过收割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实现的。这种收割,其实只是三个字「钱到位」。



同理,中国如法炮制就可以了。



《外国人永久居留管理条例(征求意见稿)》的颁布,虽然引起了国人的热议,但我们做资本市场的,要搞懂是背后的逻辑。条例的细节可以修改,但是引进全人类最优秀的人才这个大方向,定然是没错的。



外国人不擅长抄作业,中国擅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