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云的诞生
最早云计算理论大概在上世纪60年代,但真正进入主流的时刻是谷歌在06年的年度大会上提了出来的,然而真正把云发扬光大的是亚马逊,从06-10年是亚马逊苦心打磨云计算的时间,陆续出成果也是10年之后。
国内有家非常具有眼光的公司发现了之后,不计成本投入学习亚马逊,终于今天的中国云绝对的老大就是它--阿里云。非常有意思是今天美股亚马逊、微软、谷歌三大万亿公司都有云,难道云才是走向万亿的金钥匙?
2
为什么云计算那么神奇
可能很多人听过ISSA,PAAS,SAAS这几种主流的模式,用我以前看过的一个段子简单地说一下。
男人找老婆满足生.理需求(企业搭建数据中心),结果这个老婆又花钱(成本大)而且经常跟你唱反调(维护难)甚至还有生理期(机房被攻击了),那你只能找洗浴中心(云托管商,这个目前全球做的最好的是亚马逊AWS、国内阿里云)。这洗浴中心也分几种,需要你自己联系技师的叫IAAS,提供场所和技师的叫PAAS,做到东莞那样一价全包的叫SAAS。
玩笑开多了,回到正题,所以一旦企业体验这种服务以后,他会发现他可以通过云来减低成本,技术风险降低,业务流程变得更加快捷了。
在美股云计算诞生了很多牛逼的公司,像大家熟知的Salesforce、Adobe,这些公司依靠云上独有的商业模式已经成为大牛股很多年。
比如Adobe,我之前玩摄影时是PS、LR的忠实用户,由于学生时代没钱,很多时候只能找破解盗版,每次更新新版本总是苦于各种破解。后来随着Adobe把旗下软件上云开启订阅模式,1年100多美金,可以无限使用新版本,可以把本地照片上云,这样就可以从手机ipad端随时随地处理照片。
听起来是不是跟icloud云备份特别像?再后来随着照片越存越多,我发现云空间的需求从100G涨到1T,这个价格都是每月10到几十美金不等。但每当我想退出时,又发现自己已经习惯随时处理照片(出去玩方便),把数据放在云端(几T照片下载下来很麻烦),所以很难放弃对云的使用。
所以大多云的公司一旦形成规模效应,客户的稳定性和收入的持久性都是远超传统卖软件的模式。
3
如何去追踪云
目前对于全球云计算的发展还是以美国为主,所以美国云巨头的财报指引相当关键。
如果我们理解云就会发现云计算本质涉及到企业开支,而其核心走势是跟经济周期高度相关的。当18年Q2-Q3亚马逊、Facebook云增速放缓明显,相继下调云支出时,我们就要注意经济数据是不是按照此周期走。
此外阿里在18年Q3双十一之后也相继放缓了对于云的开支,很明显阿里云的增速放缓与我们可以看到中国经济数据在18年呈现明显共振关系。所以我们需要关注经济下滑预期是否被市场所消化,以及当连续多个季度云计算放缓后任何出现拐点的信息面。
所以第一步需要密切注意北美几大云厂商的财报指引,此外还有一个要注意服务器数据的变化。
云的基础建设离不开服务器、交换机的采集,甚至上游光模块的采购。所以从硬件方面出货也是一个非常好的参照物。
服务器的成本主要来自于CPU厂商以及存储厂商,其中CPU大概6-7成,因此追踪英特尔的数据以及指引对服务器行业将尤其重要,在连续5个季度放缓之后我们发现19年Q2-Q3服务器市场出现了拐点,这个时候我们需要非常警觉云计算可能出现拐点了,在春节期间如果看到英特尔Q4大超预期的财报以及DCG部门的增速时,这里应该确信云计算全球强劲复苏最重要一块砝码已经确定,这就是我为什么上篇提到要关注云计算今年的爆发。
此外我们还可以通过台厂服务器上市公司(服务器机壳等)月度数据(11-12-1月)发现行业已经起来,这里就不细说了。
4
关于疫情的影响
疫情确确实实把中国的云计算产业链给加速了一把,这两天视频云、教育云、各种云在天上飞,但真正核心还是考虑到中国云产业和国外比还有很大空间,当然这次云计算不比之前的新能源和电子给你足够上车的机会直接拉了主升浪,所以云计算能不能上车买什么你说的算,这就要考验个人选股和择时能力了。
最后我最近研究了一下星空互联网,感觉这是一个充满想象力但有可能真的商业化的领域,不知道大家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