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把目光聚焦在国内新型冠状病毒的防控形势上时,疫情已悄无声息之间在全世界蔓延开来。
以新加坡为例,
2月6日,累计确诊病例28例;
2月7日,累计确诊病例33例;
2月8日,累计确诊病例40例;
2月9日,累计确诊病例43例。
乍一看,确诊病例总数并不多。
然而需要备注的是,生活在新加坡的人口总数为570万,其中常住人口403万。(2019年6月份数据)。参照719.1平方公里的国土面积,新加坡的人口密度为7927人/平方公里——与号称国内最拥挤,节后一线城市中疫情防控压力最严峻的深圳相比,不相上下。
一、他山之石
面对同样的处境,弹丸之地的新加坡是如何防御疫情的呢?
2月8日,新加坡总理李显龙先生,在facebook的个人主页上发表了视频谈话,表达了政府面对新型冠状病毒的整体思路。
1、把DORSCON的警戒级别从黄色调高到橙色;
2、大型活动暂时取消;
3、建议个人注意自己的身体状况,每个人每天量体温两次;
4、正常生活、工作,不需要宅在家中。
可以正常生活与工作,整体上来说,新加坡对这个疫情是比较淡定的。
二、难言之隐
横看成岭侧成峰,对于同一个社会现象,不同的视角总会有不同的解读。
对于新加坡政府针对疫情所作的表态与措施,大部分国人并不认为这表现出新加坡的淡定,而是不得已而为之的无奈。
新加坡面积狭小,国土缺乏纵深。一个可以作为对比的例子就是深圳,在一线二线城市中,深圳的区域面积最小,经常被媒体呼吁亟需扩容。
然而深圳的面积是多少呢?1997.47平方公里。
大体上是新加坡的三倍!
再看封城的武汉和封省的湖北。
从面积占比上来说,武汉的区域面积是8569.15平方公里,占全国国土面积的万分之九。湖北省的区域面积为18.59万平方公里,不到全国国土面积的2%。
从经济占比上来说,2019年,武汉市的GDP为1.6万亿元人民币,湖北省的GDP为45828亿元人民币,在国家GDP的占比中分别为1.6%和4.6%。
封武汉一城,或者封湖北一省,为夺取抗疫胜利争取时间和空间,对武汉和湖北的朋友来说,确实是一个牺牲和付出。但对于这个地大物博、纵深广阔的国家来说,整体上的影响并不是很大。
同样的方法却不能移植到新加坡身上。于新加坡而言,封城即意味着封国,这无疑是致命性的。
三、追根溯源
这确实是一个因素,然而,追根溯源,我们有理由相信这不是新加坡政策选择的主要原因。
任何一个国家都不会拿国民的生命开玩笑,任何一个政策都是审慎评估的结果。
在视频中,李显龙总理也表达了他的逻辑线条。
1、存在无症状传染的情况,通过测量体温并不能检测出全部患者;
我们知道,深圳目前应对返岗大军的方式,主要是在各个交通节点进行体温检测,对体温异常者进行截流。显而易见,这确实可以筛选出一部分携带冠状病毒的患者。当然,毫无疑问,也会漏检出没有症状的病毒携带者。
防不胜防,故而事倍功半。
2、大部分患者的症状比较轻,重症患者或者危重患者以有基础病的老年人为主,致死率不高。
我们来看一下历史的数据:
MERS的死亡率:35%左右;
SARS的死亡率:约11%。
以防疫形势最为严峻的武汉拿来对比,其新型冠状病毒的致死率在4%上下;如果排除湖北, 全国致死率大致在0.3%左右。
整体上看,新型冠状病毒的致死率远低于之前的SARS和MERS,略高于0.1%的流感死亡率。
新加坡至今没有一例死亡病例。
3、新加坡地处热带,温度常年偏高。
新加坡的热,想必每个人都知道。我们拿近期的天气预报作为参照。
全国还是一片阴冷,新加坡已经酷热难耐。
按照专家的科普,冠状病毒包括新型冠状病毒均对热敏感。56°30分钟、乙醚、75%酒精、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和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30°的空调温度并不能灭活病毒,这一点已经广为人知。
但是温度的升高对于冠状病毒有没有抑制作用呢?
按照中华预防医学会杨维中教授以及吴安华教授等人的观点,病毒随着温度的升高,会慢慢失去活性。在30°的时候温度会快一些,在56°时失活的速度最快。
但凡去过新加坡的朋友都知道,天气预报的温度和实际体感温度相差甚大。虽体感不至达到56°,但病毒在这样的环境下生存应异常艰难。
至于新冠病毒最终能不能因为火热的天气而消失殆尽,其相关程度如何,我们可以通关观察新加坡,将其作为一个参考。
四、山川异域
风月虽同天,山川唯异域。
中国政府是一个全心全意为人民的政府,在这场抗疫过程中,我们深切感受到党和国家的对人民的负责态度。但是,每个国家的情况都不相同,拿我们的标准去评价别人,是及其不妥当的。因为新加坡未设防,便拍怕脑袋认定“新加坡将成为第二个武汉”,这是未经思维的无稽之谈。
试问:如果一个国家拿出大量的时间和精力,去做一件基本上没有任何成效的事情,这会被认为是负责还是会成为一个笑料呢?
新加坡保持淡定的原因,不是因为政府不作为,不承担政府责任。应该是经过政府的严密推导之后,认定对普罗大众的健康影响甚微。其临危不乱的态度,展现出来的是一个值得称赞的“理性且务实的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