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市况强得有点夸张,不说还不知道全国仍在疫情抗战中。基本上,如此强势基于数个原因:
1. 超跌反弹;
2. 中央两天投放1.7万亿元的流动性生效;
3. 多家大型险企内部下发指令不能净卖出,百亿险资进场护盘;
4. 美股收高,特斯拉涨近20%,外围情绪高涨。
事实上,用超跌反弹形容不了今天市况,尤其是A股那边的走势,创业板指昨天跌幅不到7%,但今天涨幅近5%,而深証成指则涨约3.2%。
正常的超跌反弹,个股分化难免,但有如今天整体如此强势,好像较为罕见。
而港股方面,恒指收涨319点,报26,675点,成交1,358亿。北上资金净流入79.87亿,南下资金净流入41.77亿。
科技股、特斯拉概念股和物业股继续表现最好。
其中,在线办公概念的金山软件(3888.HK)大涨逾11%,在线教育新东方在线(1797.HK)大涨13.6%,而特斯拉概念的赣锋锂业(1772.HK)和比亚迪(1211.HK)分别涨8.5%和5.9%。
上述板块大涨不难理解,但受疫情冲撃最大的不少消费股今天也大幅反弹,其中餐饮界代表海底捞(6862.HK)和九毛九(9922.HK)分别涨4.6%和5.1%。
最值得留意的是,澳门刚于今天宣布赌场将停业半个月,但濠赌股却展现出很强的抗跌性,跌幅最大的银娱(0027.HK)也仅跌2.3%。
不过,除非市场每个投资者都是持股以年计算的价值投资者,不然这种普涨行情是不具持续性的。
虽说疫情带来的冲击是短暂的,但这可能是一个月,或可能是一季度,而且对部份消费股的打击更是极度明显,短期业绩不会好。
因此,在后续的冲击明朗前,消费股的表现相信很快会回落。
但对于电动车、5G、医药、甚至突然出来的远程办公,正如昨天说,这些均是中长期的产业趋势,短期冲击不用过于害怕,这个时候要买都是买这些。
顺带一提,小米(1810.HK)今天收涨4.3%,而根据IDC最新发表的2019年Q4的统计,小米出货量排名第四,同比增长31.1%,市场份额比前年同期大幅增加至8.9%。
来源:IDC
其实公众号已多次发文提及小米,最后一篇发表于去年11月26日,刚好在公司发表Q3业绩前,大意是“这季度也大机率是小米的谷底,亦将是小米股价的新起点”,而公司股价也从当时至今已累涨逾45%。《小米还起得来幺?》
虽然市场一直对小米的互联网定位抱有疑问,但当时即使以硬件公司来估算,小米估值仍然处于非常便宜的水平,而且也具备增长性。
很多时候,投资就是考验耐性,有足够的安全边际就不用怕,用空间换时间。
同样道理,时间也是可以换空间的,面对目前短期波动,即使反弹也不建议在目前水平减仓,某些股票是可以扛过去的就死扛吧。
来源:富途,小米股价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