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猫眼娱乐(1896.HK):巨头免费流量加持,短期变现利润
港美股 · 周知 · 2020-01-23 · 股权代码:1896.HK
影视、游戏等娱乐行业一直以来都是消费者精神生活的刚需。
影视、游戏等娱乐行业一直以来都是消费者精神生活的刚需。
年关在即,电影春节档拉开序幕,
2
020
年春节档的电影包括
《唐人街探案
3》
、
《
紧急救援
》《
夺冠
》
、
《囧妈
》
、
《姜子牙》
、
《
急先锋
》
。
如今发行电影再也不是传统制片公司的权利,猫眼,作为互联网内容服务平台,大票房电影的背后都出现其身影。
相比阿里影业的持续亏损,猫眼娱乐于
2
019
年中报率先实现盈利,净利润为
2
.57
亿元,经调整后的净利润为
3
.80
亿元。
虽然从
2
0
1
9
年
6月最低点的9
.88
港元
/股升至2
020
年
1月2
1
日的
1
3.08
港元
/股,但整体仍便宜,业务已显成熟,确定性高。
一、
巨头联盟贡献流量,在线票务稳定
猫眼娱乐,相信投资者对其并不陌生,几乎所有电影、演唱会的票务都可通过猫眼进行购买。
猫眼目前业务主要分为在线娱乐票务、娱乐内容服务、娱乐电商服务、广告服务及其他,其中
在线娱乐票务为目前支撑猫眼基本价值、对外拓展的核心业务。
恰逢电影行业景气、票补价格战以及与腾讯、美团结盟获得流量接口。
目前流入接口主要包括
猫眼
App
、格瓦拉
App
,以及微信钱包、
QQ
钱包、美团
App
和大众点评
App
,其中腾讯与美团都是独家接口。
过
去
2015年-2018年
在线娱乐票务
收入飞跃发展,
从
2
015
年的
5
.94
亿元上升至
2
018
年
2
2.8
亿元,年复合增长率为
5
6.57%
。
截至
2
018
年
9月3
0
日,猫眼在线电影票务市占率为
6
1.3%
,而阿里影业市占率为
3
4.3%
;
2
019
年
根据猫眼专业版数据,
2019年猫眼旗下平台的电影出票量占网售出票量的比例为58.7%
。
猫眼与腾讯、美团等国内流量大户结盟,免费获取流量入口;阿里影业则依靠阿里巴巴获取客流量,两者共占超过
9
0%
的市占率,在国内基本形成两强垄断趋势。
过去靠票补攻城略地的策略已成过去,票补力度顺理成章减少,因此票价在
2
017-2019
年在各线城市逐年上升。
当物质享受已不再是唯一的需求,娱乐,成为消费者追求的精神享受。
从观影人次可发现,虽然自
2
015
年后观影人次增幅放缓,甚至在
2
019
年的观影人次已出现饱和迹象,为
1
7.27
亿人次。
2019年,全国票房642.66亿元,较去年同期增长5.4%
,放缓已不可避免。
不过换个角度来看,即使假设未来影视票房增速放缓或甚至会出现下滑,总体的观影人次规模依然十分庞大。
原本普通的电影,经过营销后,春节档、暑假档、国庆档等节日档期顺势而生,已经成为消费者茶余饭后其中一个娱乐消费的选择项。
受惠观影人次以及票价的上升,国内票房从
2
015
年的
4
40.69
亿元上升至
2
019
年的
6
42.99
亿元。
结合票价、观影人次以及票房三大因素,
电影票房实际上具备可持续性,而猫眼接管了腾讯、美团的流量口,因此具有一定的护城河,确保猫眼最基本的持续收入。
受票补的下降、市场占有率几近饱和以及影视行业增长减速等三大因素的影响
,过去高复合增长的在线票务业务增速难以再现,但该业务胜在稳定,但不可否认的是若仅看影视票房,该护城河的确偏窄。
另需要注意潜在的风险,一方面是猫眼自身月活量仅为
0
.68
亿,而作为流量入口的腾讯、美团月活量分别为
5
.56
亿、
7
.22
亿,表明猫眼对外依赖性颇高。
另一方面,猫眼与腾讯、美团的免费流量入口的合作协议在
2
022
年
9月到期,届时腾讯、美团若为提高营业收入而对流量接口进行收费,这对猫眼的利润降造成较大的打击。
二、
娱乐业务对外延伸,贡献实际收益
资本市场上,许多公司都热衷于讲故事。业务多元化、收购等给投资者画饼的手段层出不穷。但几年后再看,业务对外拓展实际上并非贡献较大的收益,真正做实事的公司寥寥无几。
从上文也提及但从影视票房来看,猫眼的护城河偏窄且以来外部流量。
护城河由窄变宽需要时间,
2
016
年猫眼开始变现流量,对上游参与电影投资、下游参与宣发、衍生品销售以及广告营销等。
截至
2
019
年上半年,娱乐内容、电商、广告及其他收入占比为
4
5.4%
,其中娱乐内容收入占比已达到
3
3.5%
,而在
2016
年,该三项业务收入占比仅为
3
0.3%
。
(
1
)娱乐内容服务
娱乐内容服务囊括了上游影视制作投资、下游影片宣发。
猫眼通过向影院院线推广安装购票系统获得了大量的
B端数据
,以及腾讯及美团多年来沉淀大量的
C端数据,令猫眼在影视投资及宣发领域上处于极大的优势。
截至
2
019
年上半年,猫眼的娱乐内容服务收入为
6
.65
亿元,同比增长
1
8.54%
。由于该业务与国内票房收入有着明显的正相关性,因此可以看到起增速放缓明显。
虽然增速减少,但依然具有较大的潜在发展空间。
2
016
年猫眼开始探索电影及宣发,虽
2
018
年年报及
19
年中报并未细分披露影视投资以及宣发产生的收入,但从招股说明书以及近年来猫眼的经营现状发现,其已经逐渐加大对上游影视投资的力度。
影视制作分成在娱乐内容服务收入的比重从
2
016
年的
0
.3%
上升至
2
018
年前
9月的1
7.80%
。
作为联合出品方参与制作的电影数量在
2
016
年仅为
4部,而截至2
019
年
1
2
月
2
6
日,猫眼以联合出品以及主控出品的电影数量合计
3
2
部,实现票房共
2
10.2
亿,占全年票房的
32.7%
,从
2
019
全年国内共发行
1037
部影片来看,仍有较大的发展空间。
而在
2
020
年的电影春节档上,猫眼基本已经成为春节档的常客,对
2
020
年上半年的业绩具有支撑性。
另一块宣发收入,因腾讯及美团数据共享的因素,其宣发收入规模短期基本无忧。
(
2)娱乐电商、广告及其他服务
当
“主营”业务相对成熟后,作为延伸的娱乐电商、广告及其他服务也迅速开始变现贡献收益。
可以清晰的看到广告收益迅速攀升,截至
2
019
年上半年同比增长
7
7.27%
,占比从
2
0
1
6
年的
4
.7%
上升至
2
019
年上半年的
7
.9%
,已成为猫眼不可忽略的业务之一。
三、
扭亏为盈,短期价值重估
猫眼毛利率逐年下滑,与娱乐内容服务比重上升有关以及受无形资产摊销的影响,但总体仍处于高毛利区间。
而重点是猫眼过去的亏损逐渐减少,并在
2
019
年上半年实现扭亏为盈,净利率为
1
2.97%
,正是票补下降、延伸业务逐渐走向成熟的体现。
可以见到,营销占收入已逐年的下滑,截至
2
019
年营销费用为
6
.11
亿元,占比仅为
3
0.8%
,票补下降基本已成行业共识,只不过循环渐进的一个过程。
去年票补约
1
2-13
亿元,按照上半年的营销费用来看,
2
019
年全年的票补或不到
1
0
亿元,对利润贡献极大。
截至
2
020
年
1月2
1
日,猫眼娱乐收盘价为
1
3.08
元,低于过去
IPO发行价1
4.80
港元;
若从
1
9
年或
2
020
年来看,其约在
1
9-15
倍,远低于
A股影视行业的2
5
倍以及阿里影业的
5
0
倍。
四、
结语
近期的武汉流感也因人性的恐慌砸出了个坑,其实说到底就是涨多了顺势回调。一地鸡毛过后,就会发现好公司越来越好。
便宜、未来一两年确定性高,具备护城河的猫眼或值得关注。
当然,股票以预期为主,这基于
2
022
年
9月合作到期后仍能获得腾讯、美团免费流量为前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