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AI进攻时最锋利的矛
港美股 · kyle · 2025-11-26 · 股权代码:

目前降息概率已从原先30%不到,飙升至85%。

过去两周,由于美国流动性紧缩,美联储12月降息概率的下降,全球资金都在降低风险偏好,寻求避险。反映到市场走势上,美股主线AI科技股开始回调走弱,带着港股AI相关也跟着回调。

 

当流动性紧缩时,那资金都倾向于避险,因此我们能看到像AI这类的资产在过去两周里出现了不小的回调。但需要强调的是,AI的叙事并没有结束,而是在加速,等短期流动性的紧缺解决时,新一轮的行情也望重新起航。

 

换句话说,最近的下跌创造了机会,但重点是要看12月是否降息,目前降息概率接近85%。

 

直到上周五美联储放鸽,美股AI开始反弹,这周港股AI也跟着美股反弹,如果看好接下来港股的走势,我认为港股主线仍然在AI上,但如果不知道怎么配置AI,也可以关注下港股通科技ETF(159262),大行情下选龙头最有效。

 

科技行情重要的转折点


给大家梳理下当前市场担心的点,以及为什么接下来看好港股科技。

 

1.市场流动性的紧缩,12月到底降不降息?

市场跟大家想的不同,即使在美国政府停摆结束后,市场流动性仍然没得到很好的缓解,反倒上周美股一路下跌,还是因为流动性的紧缩,加上市场对12月不降息的担忧。

 

但上周五,美联储出来表态称12月应该降息,这既说明现在美联储是很紧张市场的,出来释放鸽派信号是为了让市场减少震荡。

 

目前降息概率已从原先30%不到,飙升至85%。

图片

值得注意的是,这次美股开始回调的最高点,正是美联储放鹰的那一天,而上周五的低点恰好也是美联储出来放鸽的时候。换个角度想,那当美联储出来稳定市场情绪,那这里大概率已经接近市场底部了,不少卖方机构都认为,12月还是会降息的,之前美联储的放鹰是为了管理市场预期。

 

从下图中看,上周五标普500的看跌期权成交量为历史第二高,历史上这种情况通常发生在接近底部时。

图片

所以,市场资金的风险偏好开始有所转变,应该关注这轮跟着下跌的资产,例如跟着美股调整的港股AI科技股,同样是受风险偏好回升的利好。

图片

2.市场担心的AI泡沫,或许并不存在。

除了上述的短期流动性担忧,市场还担心所谓的AI泡沫争论。

 

从实例来看,上周谷歌的Gemini 3和Nano banana pro更新再次火爆全网,再到Anthropic推出新模型跑分反超Gemini 3,美股的AI仍然是你追我赶的阶段,大模型竞争十分激烈,实际差距也不太大。

 

谷歌在推出Gemini 3后,股价涨超13%,创下历史新高,而市场还没开始给谷歌的AI估值,这里还是有很大想象空间的。

 

恰恰正是谷歌在半路杀出来,其实给了港股公司不少的灵感。

 

据谷歌表示,接下来会在大模型内打通谷歌生态系的软件,例如可以在大模型内一键购买机票酒店,能够定餐厅位置,买衣服购物等等,这些都能够在Gemini内实现。

 

而这恰好正是我们国内互联网企业的优势,阿里系和腾讯系的软件,都可以实现谷歌所说的功能。并且,我认为国内科技股的AI应用上,竞争格局要比美国好太多了。

 

原因很简单,我们看谷歌交出一个很好的Gemini 3新模型,过了一周不到竞争对手Anthropic又反超了,美国大模型的竞争十分激烈。

 

而我们国内有阿里、腾讯、字节等头部大厂有能力做AI大模型,所以国内投资AI科技的选项就很明显了。

 

另外,美国投资者正打算给谷歌的自研TPU芯片业务重新估值,因为之前都是没给谷歌TPU芯片估值的。恰好,现在的阿里自研芯片也没给估值。

 

这样看,阿里/腾讯和谷歌的叙事其实大差不差,都是用AI撬动生态系内的运营杠杆,能够大幅提升经营效率,比如广告是最受益AI提升的业务。

 

我们从腾讯使用AI提升的效率来看,AI产生的收入实打实的反应在财报上。

 

腾讯三季度的广告收入同比增长21%至362亿元,主要系视频号、小程序、搜一搜等广告加载量 的提升,以及AI驱动广告定向所带动的eCPM提升等因素加成,两个因素加成占比各占一半,此外公司推出智能投放产品矩阵腾讯广告AIM+,我们预计4Q25广告同比增长19%。

 

另外,昨晚阿里发布的财报再超预期,旺盛的AI需求推动阿里智能集团收入进一步加速,季度收入同比增长34%,其中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9个季度实现3位数增长。

 

阿里巴巴CFO表示:我们的核心业务收入保持强劲增长,AI 收入在云外部商业化收入占比提升,客户管理收入同比增长 10%。

 

像阿里、百度还能把自研芯片卖给/出租给其他客户,这都是港股科技的新叙事,美股已经有实打实的例子了,港股的科技股也有望能够映射成现实。

 

总的来说,现在港股科技股的调整是受短期流动性紧缩,市场风险偏好收缩的影响,而在这些短期因素得到缓解后,港股科技股应该还会有亮眼的表现。

 

看好逻辑后,如何做配置的选择是第二个重点,因为AI研究对散户朋友来说相对较难,我觉得用最简单的方式是最好的,选择一个好的ETF。

 

例如,资金持续大笔买入的港股通科技ETF(159262,联接A/C类025197/025198),这只ETF跟踪的是恒生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相较恒生科技指数,港股通科技主题指数从行业层面剔除汽车、医药、家电等领域,精准聚焦AI+Semi的港股硬科技资产,目前前十大成分股合计权重近80%,主要覆盖阿里、腾讯、小米、美团、中芯国际、快手等AI和芯片龙头,纯科技特征显著。

图片

港股通科技ETF(159262)其最大的特点就是持仓足够集中,越纯粹的AI科技股占比,其收益也更亮眼。从近一年回报来看,恒生港股通科技指数的涨幅为47%,显著跑赢恒生指数的35%。

图片

 

资金流向也能说明对港股新一代硬科技品种的青睐。Wind数据显示,近期港股科技板块回调震荡,资金持续加仓,产品选择上,港股通科技ETF(159262)最为吸金本周一单日获资金加仓2.7亿元,买入额在港股科技品种中居首;本周二资金再次净买入2.4亿元,买入额在全市场股票型ETF中居首。足见港股通科技ETF(159262)或已经成为资金加仓港股科技板块的首选品种。

 

总的来说,站在AI大时代的当下,若看好AI能为国内大科技公司带来高效率,撬动更大的收入,那港股通科技ETF(159262)是进攻时最锋利的矛,值得留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