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要重视这次商保目录对创新药的催化?
港美股 · kyle · 2025-11-05 · 股权代码:513120、515120

总的来说,创新药商保目录消息的催化作用在于,它不仅仅是单个药品的利好,更是从“支付端”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制度创新,打破了高值创新药市场化的最大枷锁。

创新药作为今年表现最为亮眼的板块,最近再迎来大催化。

 

11月3日,国家医保谈判正式落幕,而今年国谈与往年的最大差异,就是在延续医保目录常规调整机制的基础上,首次正式引入“商保创新药目录”机制这意味着,商保创新药目录与基本医保目录将形成差异化互补,旨在为高值创新药开辟新的支付通道。

 

说到“商保创新药目录”,其最大优势就在于支付机制的灵活性,相当于从支付端捅破了创新药企的收入“天花板”。简单来说,一些创新程度高、临床价值大、患者获益显著的创新药,暂时还难以通过降价进入基本医保,而商保创新药目录就为这些“天价药”开辟了专门的支付通道,一旦有商保作为支撑,更多患者将能用得起这些高价药;同时,商保创新药目录采用“药企+商保+医保局”三方协商定价的方式,既保障药企合理利润,也能通过商保支付覆盖高价创新药成本,直接放大药品的销售峰值和市场规模这对于药企而言,增加了第二收入来源,属于重大利好催化。

 

此外,还有多项配套支持措施同步推出,如商保目录药品可豁免基本医保自费率考核,符合条件的病例不纳入按病种付费范围等,从而减轻医疗机构使用高值创新药的管理压力。

 

总的来说,创新药商保目录消息的催化作用在于,它不仅仅是单个药品的利好,更是从“支付端”进行了一次深刻的制度创新,打破了高值创新药市场化的最大枷锁。它让市场看到,创新药企未来的收入来源将更加多元和可持续,从而系统性提升了港股创新药板块的整体投资逻辑和估值中枢,板块中长期投资持续打开。

 

但投资创新药有个问题是研究难度高,在一个长线行业里要想拿得住,还要研究好公司是比较难的,所以不少投资机构也会通过ETF的方式来参与。例如,全市场规模最大的港股创新药ETF(513120)以及聚焦A股创新药板块的创新药ETF(515120)都是不错的例子。年初至今,港股创新药ETF(513120)的回报达80%,在回调后也值得留意。

图片

风险陆续释放 创新药长期逻辑持续强化

 

怎么看创新药板块的长期投资价值呢?

 

先回顾下10月创新药调整的原因,一是前段时间中美谈判带来的避险情绪,那创新药作为对地缘政治最敏感的品种,自然就有部分资金先撤出,尤其是在创新药年内回报已经领跑市场的情况下,避险情绪就放大了回调的波动率。

 

二是12月份美国降息的不确定性再起。自从10月份开始,美国政府的停摆导致美联储失去了经济数据的指引,以致于市场对12月份降息的概率是模糊不清的,而创新药作为对利率+地缘政治敏感的行业,那自然在二者不确定性之下,之前的资金就选择避险。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过去一个多月股价在调整,但中国创新药企的产业趋势是在强化的。

 

从近期产业动态来看,ESMO 2025中国力量闪耀:中国创新药企在ESMO会议上刷新纪录,共35项研究入选口头报告、23项入选突破性摘要,覆盖肝癌、肺癌、淋巴瘤等高发癌种,展现从双抗到ADC的研发实力。

 

根据中信建投的观点,在ESMO上,国内药企的亮相频次与学术影响力持续攀升,这次ESMO年会再次证明中国创新药企正在从“跟随者”加速迈向“引领者”。

 

在10月下旬,信达生物与武田达成首付12亿美元,总规模高达114亿美元的重磅合作,这也是创纪录的数字。但信达这个BD在公布后,恰好市场处于中美谈判博弈的阶段,所以市场对利好消息也是“卖现实”。

 

那么,在近期压制创新药的原因解除后,最近的回调反倒是给了不错的中长线介入机会,因为我们能看到行业趋势持续向好,只是短期股价的波动干扰。

 

参考长江医药的观点:

①为什么是中国创新药?

过去几年,中国创新药产业苦练内功,逐步实现了从follow海外到自主创新的转变。至2025年,中国创新成果闪耀全球,呈现出质量齐升的特点。大量fast follow项目离不开庞大基数的产业人才支撑,而量变引发质变的核心,正是持续释放的工程师红利。从趋势来看,在ADC、双抗等若干细分领域,中国创新药正在弯道超车,产业趋势显露无遗。          ②为什么买中国创新药?

MNC一直是全球投资的视角。从需求端来看,肿瘤、自身免疫等重大疾病领域的重磅药物面临专利到期,下一代技术路线清晰,MNC抢占新管线的需求极为迫切。从供给端来看,中国下一代创新药已迎头赶上,二代IO等潜力赛道竞争身位领先,资产价格颇具性价比。花香自能引蝶来,未来或将有更多的潜力产品通过BD授权、NewCo等模式出海。          ③怎么投中国创新药?

在政策、产业和业绩三因素共振的背景下,中国创新药正在进入价值重估的周期,优质创新企业P/Peak sales倍数或有5倍的空间。当前时点,创新药行情分化趋势显著,建议关注临床价值突出、具备全球稀缺性、创新能力突出的平台型企业。

 

而在四季度里,创新药行业其实是一个属于BD的旺季,市场对创新药的期待也很高。

 

513120,高纯度ETF代表性更强

 

创新药就像上述所说的,选择具备全球稀缺性的平台型企业是较好的选择,那对于大多数投资者来说,创新药的研究难度太高,反而通过ETF的方式来配置是最简单直接的。

 

例如,港股创新药ETF(513120)跟踪的中证香港创新药指数(简称港股创新药)前十大重仓股囊括了信达生物、药明生物、百济神州、康方生物、石药集团、再鼎医药、药明康德等典型的创新药企业,并且权重要高于其他的医药指数,对创新药板块的代表性更高。

图片

换句话说,港股创新药ETF(513120)的持仓更加集中在创新药龙头公司,在创新药企出海的大趋势下,买大公司的胜率会高不少。

 

从基金份额来看,虽然最近有所回调,但显然聪明资金还在不断流入。Wind数据显示,港股创新药ETF(513120)近3周(10.13-10.31)获资金持续放量净申购最新规模来到239亿元,依旧是全市场规模最大的港股创新药主题指数基金

 

往后看,由于当前纳入医保+商保的创新药大多处于放量初期,随着医保支持创新药的政策红利持续释放,纳入目录的创新药收入有望快速提升,患者有望持续受益,同时相关创新药企也随之迎来弹性增长。

 

因此,在最近的回调后不妨关注下创新药板块。毕竟市场的担忧也在陆续解除,资金有望将重心放回公司的成长道路上。

 

而在中国创新药出海拔估值的行情里,通过港股创新药ETF(513120,联接A/C类019670/019671)来参与,从整个行业的角度去配置是不错的方式。

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