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复盘:阿里的估值
港美股 · 丫丫表弟 · 2025-02-21 · 股权代码:

阿里的估值

昨晚阿里财报加业绩会,令外资也FOMO了,小摩把目标价从120元提高至165元,高盛亦从114元提高至156元。


业绩会亮点估计大家也知道,首先是云业务增长加速,同比增速13%。阿里云之前从40-50%增速快速回落至零增长,即便去年在DS前指引回到双位数增长,市场基本都给予其零估值。


目前在DS持续催化以及阿里All in AI下,高盛己将速增预期提高一倍,2025财年Q4/2026财年/2027财年分别达到19%/23%/25%(此前为12%/13%/14%)。


其次是未来三年资本开支大增,这点其实已在市场预期内,将持续利好整个服务器产业链。对阿里来说,同时加快自身AI应用,也会产生飞轮作用。另基于DS变成政治任务,三大运营商可能更为受益,按云业务规模占比,估值弹性最大自然是联通。


最后是基本盘CMR和利润双beat。之前也提到增收不增利是压制估值的最大因素,而最新季度有改善迹象。但不排除是国补所推动,而拼多多是国补的受害者,反而惊喜的是海外电商业务,下季度预期实现单季度盈利,虽然参考Temu不会没有估值,但不再亏损已经是很大利好。


早前对阿里的短期目标是突破去年新高,但当前价格已更往上涨了25%,而目前估值又如何?


参考小摩的目标价相当于16倍PE,包括12倍PE的淘天等业务以及6.5倍PS的阿里云(与美股SaaS公司水平一致)。高盛的主要包括9倍PE的淘天等以及3.5倍PS的阿里云。


拆分来看,两者对阿里云估值分别为53元和31元,而其余部份相当于接近120元水平。可看到目标价虽然相约,但估值方向还是不同,更不用说对盈利能力改善的预测。


基于淘天增长仍然慢于京东/拼多多,提升空间或要看这两者。行业竞争有望平稳,但需要更多季度去印证公司盈利能力的持续改善。另以快手作对比,当前PE接近12倍。所以短期还是要看阿里云。


小摩和高盛预测26财年收入约1390-1460亿,即增速逾20%。但考虑到后续跟苹果合作以及阿里加快AI用户端布局,短期增速说不定会更猛,进而导致未来进一步上调的可能。


简单来说,对于刚重新起步的阿里云来说,3倍PS过低,6倍算是可理,而牛市如对标海外,10倍也是有可能。10倍PE的淘天加上10倍PS的阿里云,可以说还有30%的向上空间。


当然这只是乐观看法,但AI竞赛才刚刚开始,无论是阿里自身估值或是其Capex计划,都会持续对市场带来影响。而如果想紧跟后续最新信息,欢迎大家加入我们星球,内部包括新,会议纪要,最新观点,估值分析,调研报告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