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港股2019:未尽人意,也没亏待你
港美股 · flamingoz · 2019-12-10 · 股权代码:
时间匆匆,转眼间已是2019年年末,今年的港股行情,也基本进入收官阶段。
时间匆匆,转眼间已是
2019
年年末,今年的港股行情,也基本进入收官阶段。
作为一个港股投资者,从宏观上说,今年的港股是未尽如人意的,全年涨幅只有个位数,远远跑输
A
股。但从微观上说,今年也有不少内地投资者在港股上赚的盆满钵满,今年的港股也没有亏待投资者。
在此时刻,值得细细复盘一下港股即将过去的
2019
。
一、
悲催的过山车
单看恒生指数,今年的行情就行一辆过山车。全年涨幅仅为
2%
,最高上涨
17%
至
30280
点,然后又悉数回吐。
资料来源:雪球
在这里,我们不妨将恒生指数和
A
股的沪深
300
对比起来分析。
资料来源:
choice
,沪深
300
(蓝线)对比恒生指数(红线)
今年的港股大致分为
3
个阶段。
第一阶段:
第一段竖线前的位置,上半年,由于悲观情绪的扭转,港股与
A
股同样开启了反弹,随后与
A
股指数同调上涨。
第二阶段:
第一条竖线和第二条竖线所示区间,
A
股加速上涨,港股从
3
月起开始落后
A
股。
主要原因是港股没有
A
股暴涨的养殖板块与白酒板块,当然
A
股惯有的投机狂热也是原因。
随后在
7
月,也就是第二段竖线后的区间
,
A
股和
H
股开始加速背离,价差进一步扩大,原因就是香港修例事件:从
7
月以来,不断发生的暴力事件严重影响了港股的行情。
从结果上看,看上去似乎是香港事件影响了一众本地股的基本面导致下跌,但仔细看的话,
7
月以来,下跌的不止有本地股,恒生国企同样也在下跌。
资料来源:
choice
不是因为这些国企基本面也受损,而应该是外资的逃跑。许多外资都以指数方式参与香港市场,而港股指数大多数权重又是内地股。所以,因为香港社会问题导致的外资信心下滑,大量撤退,影响了港股的多数股票。
但总体来说,
7
月以后,香港本地股的表现还是比内地企业要差。
不过可以明确的是,过山车的主要原因就是香港事件,如果没有这点事,外资不至于大幅撤退,港股今年的收益应该会好得多。
而今年港股的中位数涨幅(排除新股),为
-12.98%
。
同样差劲的数字,不过考虑到香港垃圾股,仙股众多,优质股稀少的特色,这个数据也有一定的合理性。
二、赚钱不难?
上述数据都说明了,今年港股赚钱不太容易,但是如果我们看到香港的内地企业,则会发现今年牛股辈出。
许多中型公司如美团,中生制药,海底捞,涨幅都在前列。
宏观看下来,今年港股的大型内企是基本不涨不跌,小票也是乏善可陈,但一部分中型内地
事实上,在
7
月以后,这些中型股票仍然马不停蹄往上涨,连续新高。
A
股的核心资产抱团风格在港股同样起效。
在
A
股市海天,茅台,恒瑞,在港股换成了海底捞,美团和中国生物制药。连走势基本都是相近的。
这些公司无疑基本面都不错,但是同样有着估值过高,泡沫式上涨的特征。
从这些表现最优的股票风格来看,港股跟
A
股已经接轨,如果都是采用抱团的思路和风格,在
A
股和港股都应该能斩获不错的收益。
所以,在内资眼里,今年赚钱总体来说是不难的。
而分行业来看,今年并没有特别出众的行业,唯一称得上板块上涨的可能只有物业股,而其他板块,如地产,医药,消费等,其实都是分化行情。上涨都是少数,这与
A
股也是相同的。
三、
IPO
永不止步
不得不说的是港股的
IPO
,今年,港股
IPO
数量和金额再次居于全球前列。
今年,港交所截止目前发了超过
140
个
IPO
,募资额大概
2400
亿港元左右,相比之下,美股是
343
亿美元,
A
股
2476
亿人民币,并没有输多少。尤其是相对
A
股和美股的体量来说,港股的
IPO
不可谓之不激进。
这样的抽血效应,也应该是港股难涨的原因之一。
在这种密集的
IPO
之下,新股的表现当然乏善可陈。截止
12
月
3
日,次新股上涨概率为
39%
,下跌概率为
61%
,而中位数涨幅为
-6%
。
而新股上市首日表现的中位数为
1.12%
,上涨概率为
53%
,下跌概率为
47%
。
对于港股打新的投资者来说,盲打一通的风险还是很大的。
其中,行业之间表现分化不大,传统行业打新胜率低,创新药
B
类股胜率也低,科技股也一般般,总体来讲,能持续上涨的,只有质地较好,且定价较低的公司。但是事实上,这些好公司由于被受关注,刚上市筹码分散,很难上涨,基本是上涨都是遵从先下跌盘整,随后再开启新一轮上涨的形态。
包括美团。
ipo
过程中,也存在像日照港裕廊或者鲁大师这种上市前几天突然暴涨的炒作。当然最终结果还是大跌,悉数回吐,再度破发,这种赌博式炒作也时不时会存在,但总的来说,难以把握,不值得重仓投入。
四、目前的投资机会总结
综上,港股的
2019
年看得还算清楚。但过去的已经过去的,现在更重要的是预判
2020
年的行情,下面是关于
2020
年行情的猜想。
1.
本地股
——风波何时过去?
目前香港持续的风波还是主要的压制因素,这个问题解决,本地股基本面好了,而外资也回来了,大部分股票自然能好,但问题在于,什么时候会解决?毫无疑问,何时解决,何时就会反弹。尤其是损失惨重的香港本地股
但从目前的进程来看,事件还处于愈演愈烈的方向,并且已经把美国牵涉了进来,短期间实在难言乐观,而这样长期消耗下去,也并非不可能。
2.
接盘中资股
正如我们提到,外资无差别抛售,国企股也在下跌,但是,正如
H
股的建设银行和
A
股的建设银行是同一家公司,这样的价差不会一直持续。外资跑了,南下资金同样会修复价差。
7
月以来,
AH
溢价已经开始修复了。
但是,从
A+H
溢价来看,似乎
H
股相对
A
股还便宜很多。
主要的原因还是
A
股的过热,目前很多公司仍在高位,今年以来,
A
股的估值增长远高于利润增长。
所以,
H
股的价值的修复持续也许值得期待,毕竟年初的
AH
溢价,只有
110
。
从这点看,明年
AH
溢价或许还会收窄:要么
H
股涨得比
A
股好,要么
H
股跌得比
A
股少。
从相对收益的角度看,
H
股或许明年更胜
A
股。
3.
小盘股
从成长的角度看,小盘股出高增速成长股的概率更大,平均回报更高然而今年港股牛股大部分出在中型股的现象有点离奇。
固然
H
股有很多质地差劲的小盘股,小盘股是港股的暴雷重灾区,然而,在核心资产抱团的风格中,也有不少小盘股在核心资产抱团的过程中被忽略了。
港股各个板块小而美的股票值得关注,港股同一行业中小盘股增速更高,却给到跟中盘股一样的估值,或者更低估值的现象不少。
而考虑到港股滥发的
IPO
,大概率的破发,以及新股研究覆盖程度相对较低,新股被错误定价的概率较大,从次新股中,或许有更多优秀的小盘牛股有望走出大行情。
总体而言,港股还是一个很好的市场,相比
A
股,港股更容易找到低估的标的,更符合传统价值投资的选股策略,而在
A
股,无论买什么股票,都得提高估值容忍度。
而港股走势也是更代表中国经济
——
A
股太喜欢突然的炒作,提前消耗未来多年的预期,所以
10
年里都无法创新高,一直低位徘徊。而港股走势,拉长来看,跟美股相近,都是一条倾斜的向上曲线。
我们相信,港股的落后只是暂时的,
2020
年,港股或许能带来更多的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