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预期在会议前,股市应该会保持稳定,但这两天情绪变化还是很大,相比突然反包,更值得留意还是企业业绩带来的启示,很多指引仍然非常谨慎。
其中,作为中国最大的搜索引擎,百度营收仅增长了个位数约6%,即使其云业务收入亦仅增长了11%,相比之下,微软Azure和谷歌云增长约25-30%。雪上加霜的是,阿里云今天再次宣布降价,幅度高达55%。
这也很大程度反映国内需求越来越过度依赖中央的支出,因为私营部门一直在节约他们的资本支出计划。当然,价格战在海外也会发生,例如近期美国前众议院院长裴洛西买入的PANW。
早前公司股价大跌便在于为了抢生意,给很多客户半年到1年的免费试用期。不过,PANW的举动可能更多是配合其平台化策略的推进。无论如何,PANW会否给行业带来重大的额外定价压力,就要留意后续CRWD和S的业绩指引。
至于阿里云降价后,核心产品价格已经达到同行业中最低水平,虽然阿里近一季度业绩符合预期,同时也追加250亿美元的回购额度,但如之前所说的,市场还是纠结短期盈利有机会下跌,股息和回购也抵不上股价继续下跌。
新一轮的降价无疑将对百度的云业务造成影响,但乐观的是,其AI开始看到实质性进展,主要体现在广告业务上。于4Q23,公司预计 AI贡献的百度核心广告收入达数亿元;对云业务的收入贡献达到 6.56 亿元(包含外部和内部)。
百度今年核心PE预计不到10倍,但广告业务受宏观环境影响,而AI的其他功用如智能驾驶仍然未有在财务上表现出具体数字,而随着华为的出现,未来商业化道路亦越来越窄。另外,公司去年宣布了50 亿美元回购计划,目前累计回购额达 6.69 亿美元,而4Q回购了3.18亿美元。
至于爱奇艺,已连续两年实现盈利,虽然付费用户数见顶,但说不定还有提价空间,上季度均价继续创历史新高,同比上涨13%,环比上涨近3%。而自22Q4提价后,去年没有再进行提价。
不过,公司债务开支仍然是一个问题,去年虽然解决了CB到期问题,但靠的是发行另一个6亿美元CB,年利率约6%,高于之前的4%。当下CB加上债务逾140亿元,而持有现金约44亿,去年财务开支同比增长了58%至11.3亿,占盈利逾50%。
虽然同样拥有提价逻辑,但过往提及的腾讯音乐是更胜一筹。虽然后者去年涨价,而其竞争对手网易云音乐则选择了降价,但其版权优势仍然强劲,且用户大多有较强的付费能力和粘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