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复盘:再遇减持
港美股 · 丫丫表弟 · 2023-11-17 · 股权代码:
再遇减持
难得软银大概率已清仓,但阿里再次遇上各种利空,而且更很大程度拖累了港股气氛。
虽然公司表明了因芯片问题停止阿里云的分拆,以盒马鲜生的IPO大概率是基于市况不好(恒指比5月时已跌逾10%),但配合减持消息,很难让市场信服。
事实上,阿里把业务完全分拆绝对不是一件好事,没有保留有增长性的业务,只作为控股公司也不会有得到什么估值提升。
虽然云业务目前增长停顿,但考虑到AI时代的来临,云作为当中的基础设施对阿里是非常重要,不但支撑现有业务,也是新兴业务的主要推动力,绝对有保留的必要。
当然,市场是不会喜欢频繁的变动,但也留意阿里首度派发股息,这罕有行动也反映开始考虑加大对股东的回报。另外,阿里于上季回购约17亿美元,而股份回购计划下仍有146亿美元回购额度,有效期至2025年3月。
无论如何,这次战略转变是利好阿里的发展,但相信市场需要很长的一段时间去观察对公司增长的影响。
当下国内科网股巨头都各自遇上了增长瓶颈,例如美团,早些时候在香港推出了Keeta寻求新的增长动力,今天也被传正考虑收购德国食品外卖公司Delivery Hero在东南亚的业务。
Delivery Hero在9月份时已証实正在出售其在新加坡、柬埔寨、马来西亚、缅甸、菲律宾、泰国和老挝的Foodpanda品牌业务,而早前东南亚最大外卖和网约车平台Grab也传出有意收购。
Grab于2018年从Uber收购东南亚业务,包括Uber eat,自此开拓外卖业务,但直到上一季度外卖业务的经调整EBITDA才实现正数,某程度也反映东南亚的竞争激烈。在东南亚,Grab的市占率约54%,而Foodpanda约19%,且市占率正在不断下降。
如果美团接手了,那么大概率又要烧钱去提升市占率。
与拼多多的Temu不同,Temu可以利用母公司在国内已建立好的供应链,但美团出海外只能利用累积的经验,成长空间虽然大了,但说不上有很好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