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复盘:股价暴跌
港美股 · 丫丫表弟 · 2023-11-01 · 股权代码:
股价暴跌
继早前中海物业后,关连交易也拖垮了海底捞股价,今天大跌近13%。
根据公告,海底捞将从特海国际收购一个位于日本軽井沢的温泉酒店项目,涉及金额约1700万美元,理由在于温泉度假村未来可以为海底捞的会员和忠实客户提供增值服务,而特海国际剥离这项业务,也有助于更专注于核心业务。
弱市场背景下,收购容易引起市场更大反应,何况上述理由站不住脚。
海底捞不但收购主业务外资产,项目更是在海外,与当初将特海国际分拆的理由相违背,看似海底捞已开始跑偏,特别是在今年上半年盈利大幅恢复下,折腾的空间又大了。
值得留意的是,上述交易不直接涉及大股东,可以说只是两间上市公司之间的利益转移。
基于项目仍在初期规划阶段,未来将有持续的资本投入,而特海国际出售后负担少了,业绩不会受到负面影响,或许反映大股东的重心已转移至其身上。
相比国内,海外市场无疑有更大的发展空间,特海国际于今年一季度的大涨也是基于这故事。
截止上半年,特海国际于全球拥有115家间,其中70家位于东南亚、18家位于北美,规模远低于海底捞,后者仅在大中华便拥有1382家店。
不过,海外开店效率远远低于国内。特海国际上半年仅开了4家门台,少于市场预期。管理层虽然希望未来1年内能新签门店约30家,但门店从签约至开张其实需要 1-2 年的时间,今年全年可能开不到10家。
快速扩张故事大概率走不通,当然,利润率还是有提升空间。
另外,海底捞过往的失败与目前李宁的情况相近。
虽然管理层表示,这季度的问题大多基于渠道串货和宏观环境所影响,所以公司还是会保持渠道扩张。但回顾当时海底捞,同店销售开始下滑,但公司视其为短期波动,并保持了快速开店,最终业绩遭到反噬,而这归根究底就是品牌力的下滑。
李宁如果没有意识到这点,并进行价格以及产品调整,大概率再次会走上关店去库存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