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五一假期的消费数据现想,但相关概念均出现抛弃,资金再度流入中特估,基建巨头创新高,而且大金融更撑起了今天恒指表现,市场极度分化。
保险和银行这个版块被冷宫很久,虽然基本面有所改善,但大多资金对其都不太关注,持仓不高,确实有进一步的修复空间。尤甚银行一类业绩稳定,且作为指数权重,更容易逼空市场。
在顺周期下,资产质量继续改善,银行业绩增速将更容易向上,凭其高股息,绝对有能力跟随基建一类的中特估进行修复。虽然国内利率下行不利于净息差,但整体经济和资本市场活力进一步恢复所带来利息和手续费收入增加有望覆盖这点。
鲍威尔表示目前利率可能接近合理界限这边,这对人民币也是一个好消息,国内银行现在管理净息差时可以更灵活。
当然,更重要的是目前资金倾向往低估值的方向流入,大金融被忽略了数年,完全不会惧怕需要面对像新能源板块一样的高拥挤度。
从另一角度看,在复苏预期下,旅游消费板块也积累了一定的拥挤度,特别是三大航空公司,刚转盈,但股价早已回到疫情前。
数据上,民航预计五一假期日均发送旅客188万人次,比2022年同期日均增长507.4%,比2019年增长4.2%,从而热门地方如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等航线的机票价格却比2019年同期增长近40%。
虽然盈利能力看似大增,三大航在Q2也预计实现盈利,但随着被压抑的旅游需求完全释放并且竞争加剧,这种盈利水平在下半年大概率不会持续。
而且,由于公司在疫情期间遭受巨大损失,负担着巨亏的包袱,未来2-3年相信都要着力修复他们的资产负债表,意味对派发股息也不用抱有太大寄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