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前国内一季度的经济数据很强劲,但与之相反的是,昨天有传闻称深圳放宽了二手房交易政策。
实际上,深圳是2021年首个实施二手房贷款限制政策的城市,其后如上海、广州、北京等约15个城市跟随实施,但直到今年,基本上只有深圳仍在严格执行。从数据来看,深圳二手房交易量在2021/2022年分别下降了57%/47%,配合这次传闻,反映出房地产市场复苏仍然是薄弱和不平衡。具体上,国企的销售是远远好于民企,而今天融创中国逆市上涨在于债务重组方面有好消息。
整体而言,近日新闻不多,主要有拜登拟下月签署行政命令限制美企对中国高科技投资。
不过,这并不是什么新鲜事,而且市场近日也比较少留意这些事。今天市场整体下跌,主要在于AI和中特估集体退潮,而科网巨头更是阴跌不断。
中国三大电信运营商均公布了一季度业绩,基本上收入和净利润都超过预期,但今天股价冲高回落。
三大电信运营商的天花板大概率取决于股息率,但要出现明显拐点,也要其他板块出现更好的投资机会,即经济复苏趋势更为明显,或是看之后中特估ETF出来后会否成为接盘资金。
另外,相比三大电信运营商,三桶油相信更为值得关注。
疫情后,美国的原油企业普遍不再激进投资,而在油价趋向稳定且处于较高水平下,这些周期类股票均变成了现金奶牛,这也是股神买入西方石油的主要原因。
比较下,中石油预计2023年资本性支出为2435亿元,相比于上一年有所下滑,而且还低于2020年;中海油2023年的资本支出预算总额为1000亿-1100亿元,2022年实际资本支出为 1,025 亿元,相比2021年增长15.5%;中石化则预算2023年资本支出将同比下降13%。
当然,国企和民企始终不同,有任务在身,难以像海外一样说得上资本开支拐点已至。
整体来说,中石油是三桶油唯一录得同比增长派息的公司,而且今年提出会回购;中石化则预期油价下滑利好炼油业务,但这点市场或许已经过度预期,而且早前A股定增基本抵销了公司于2022年回购带来的好处;而中海油就稳定,但相信在回报股东措施方面不会有进一步的增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