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对物管行业表态说明什么?
其他 ·  阿聪nk · 2019-11-04 · 股权代码:

成立业主委员会,咋就那么难?

作者: 阿聪nk
来源:阿聪随笔
 
成立业主委员会,咋就那么难?
 
是日,新华社推送文章,“成立业主委员会,咋就那么难”。
 
这篇文章主要讲了,南昌红谷滩20多个小区,多年来无一处建立业委会,物业和业主矛盾频发,小区安全风险提升,公共收益不透明,业主无法更换物业。文章指出,业主和物业缺乏互信,并援引法律专家意见认为小物业公司(上海科瑞)主张不合理。继而,文章还指出,业主和基层管理部门(管理处)有分歧,管理处认为业主代表应该是居委会推荐产生,而业主则不认可,对此文章没有直接评价对错。
 
然后,文章将责任归因于物业公司谋求利益,法规疏漏和部门履职力度不够文章建议,应强化前期物业管理提供方的配合责任;业委会应吸纳德高望重的退休党员。
 
文章点名表扬了万科物业,表扬其协助多个小区组建业委会。最后,文章指出南昌当地正在积极搭建网络平台,方便业主淘汰劣质物业公司,引导成立业委会。
 
我们看这篇文章,要看,这文章是谁发的,有什么背景,反映什么问题,会对整个产业,整个社会产生怎样的影响。
 
这篇文章是新华社发的,还是要重视的。这篇文章反映的是城市治理,尤其是街道基层治理中的一个大问题,就是无法成立业委会,从而导致业主满意度不高,社会底层矛盾和隐患出现。文章虽然留了情面,却也直接点出了基层管理部门需要改进工作的空间。解决这个问题的思路,就是推动物业管理行业优胜劣汰,提高居民满意度。
 
值得注意的是:
 
1、文章进一步明确,物业管理是一个低毛利的民生产业,不是一个高毛利的行业。物业管理公司过分谋求利益,是不可取的。物业管理如果走向高毛利,可能会导致民办教育一样的命运。
 
2、但一定要明确低毛利不等于非市场化。对万科物业的点名表扬,恰恰是为了树立一个标杆。不是说不能开展多种经营(增值服务),而是多种经营要公开透明,合法合规。不是说要街道亲自上阵,而是给街道赋权,推动品牌物业公司壮大,协助基层党建,社区服务和街道治理。
 
3、可以料想,像“北京业主”这样换物业的App会越来越多,而且App只是一个形式,最终的结果是,决策层非常乐见优质物业公司淘汰劣质物业公司。这次的例子是万科物业,上一次北京日报的优质物业公司例子是谁呢?金地物业。
 
这其实并不只是一个突然的表态,这是延续北京等地政策精神,发挥社会的力量,企业的力量,市场的力量,推动城市治理升级的重要呼吁。
 
简单写这么几句,望企业,基层决策者察焉。品质服务,服务社区,服务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