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彭博社报道,华盛顿近日公布多项芯片禁令,限制向中国出售先进半导体和芯片制造设备,禁止美国人帮助中国发展芯片技术,并试图拉拢包括ASML在内的欧洲企业共同制裁中国。
据美国媒体透露,美国官员正在游说荷兰政府禁止ASML对华出售一些旧款光刻机。
知情人士同时表示,荷兰政府至今尚未同意对ASML的对华出口施加任何额外限制,认为如果实施美方要求的措施,可能会损害荷兰与中国的贸易关系。
值得注意的是,在10月20日,ASML向投资者保证,中国市场的限制,对ASML来说影响“相当有限”。
这段话让大家都感觉到出乎意料,因为所有人都明白中国市场对芯片企业的重要性,并且都明白芯片企业有多需要中国市场。
这意味着ASML在短期内做出与自己话语不同步的举措,嘴上说着影响小,但若要是再加深,ASML可不接受,这说明芯片企业与美国政府,已产生利益上的分歧。
实际上,从ASML的股价上看就能知道原因,芯片企业再接受美方的胁迫,芯片企业的增长将放缓。
今年以来,ASML的股价已跌去38%,在最低位时,股价跌近50%。股价的大跌,主要有两方面的原因。
1.从宏观角度上看,欧洲通胀高企(仍未解决)、欧美加息(汇率平价)、以及能源危机(暂时解决),这三样导致欧洲经济陷入危机。
欧洲在宏观上的不利因素,这成为做空者的最大底气。欧洲股市迎来大规模的做空,ASML这类高估值科技股,成为做空者的头号选择。
不过,好在今年欧洲迎来一年暖冬。
入冬后,欧洲各地的温度都还在20度左右,这就导致天然气的需求降低,提前储备的天然气也足够应对暖冬的需求,这也让欧洲缓了一口气,挺过最危险的能源危机时刻。
在能源危机暂时解除后,欧洲的经济危机有所缓解,欧洲股市也有所企稳。不过,企业的盈利能力已受影响,欧洲通胀仍然高企,能源危机带来的余波仍在。
2.从企业本身因素来看,由于美方陆续增加无理的条件,导致ASML今年的订单被迫减少,在宏观不佳的情况下,盈利还受被迫削弱。
不仅是ASML一家半导体企业的业绩miss,英伟达也迎来业绩miss,全行业的业绩指引都低于市场此前预期,这对整个行业来说,是个危险的信号。
在芯片荒之后,目前全球半导体正面临着需求走弱,产能过剩的局面。
据报道,英特尔等多个芯片行业巨头三季度利润骤降。英特尔Q3财报显示,净利润同比下滑85%。
过去几年半导体行业的繁荣景象,正在走向破灭。在行业走向下行的时候,美国对华出口的禁令,会加大行业需求减退带来的痛苦。
有近1/3市场来自中国的美国半导体设备商科磊(KLA)在26日的财报会议上就警告,美国对华芯片禁令将在2023年重挫美国半导体业。另据Gartner的最新预测,2022年全球半导体收入预计将增长7.4%,低于2021年的26.3%。
在此前,台积电表示,很可能在今年底就会关闭部分EUV光刻机。而美光也表示,2023财年设备投资将减少约50%,并开始采取减少供应的措施。韩国的SK海力士也表示开始减产。
在半导体行业迎来需求减退,业绩指引有下调。这时,再叠加上美方时不时的对华制裁,这导致企业甚至都完不成低预期的业绩指引,芯片企业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市场资金对芯片企业的信心都在减退。
在半导体需求进入下行时,美国却要限制规模逐渐加大的中国市场,这对芯片企业来说,是不可逆的伤害。
ASML首席执行官温彼得今年早些时候表示,“我认为需要意识到中国大陆是半导体产业重要参与者,不论成熟制程,还是主流半导体制程,中国大陆都是全球市场非常重要的供应商,所以必须小心正在做的事”。
中国对芯片企业来说,能提供巨大的需求,对芯片企业存在巨大的吸引力,芯片企业都并不想失去中国市场。
结语
美方想增加的限制,在三个月前就有所报道。但ASML长时间与美国的拉扯,以及对外的公开表态显示出,ASML与其他半导体企业一样,不想因为政治原因,放弃在中国的巨大利益。
ASML这次拒绝加大限制,意味着芯片企业在利润端已与美国政府出现分歧,已不愿在限制上多做让步,企业说白了还是想赚钱,并不想放弃最重要的中国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