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依然处于快速成长的阶段,包括但不限于上海超级工厂、Model Y 以及我们先有车型不断加速的产能。以上均有助于增大我们的体量,增加我们的收入。我们同时非常高兴地看到,Autopilot 和 FSD 功能选装的 5 亿美元递延收入正在不断兑现。」
「利润率的上升,一方面来自我们基础运营效率的提升,包括收缩固定成本、制造和材料成本下降、车辆安全性不断提升、与 Smart Summon 有关的收入提升,以及其他临时项目的改进。」 「Model Y 流水线装配正在以比与其更快的速度有序推进中,我们速度更快的原因,是我们从上海工厂的建设过程中学到了很多东西。平均每辆车的生产过程成本预计将会比现阶段美国境内生产线低50%。」 「我们已经在上海工厂开始试制车辆,包括车身、喷涂以及基本的装配。我们迈出了生产过程的里程碑——获得制造许可。在上海工厂全力生产之前,我们会尽力满足当地政府的要求。我们相信中国会成为 Model 3 最大的市场。」
「我们正处于欧洲工厂选址的最终阶段,欧洲工厂将会同时生产 Model 3 和 Model Y。」 「Q3 特斯拉车辆平均每次事故之间的间隔里程达到了434 万英里(700 万公里)。NHTSA 记录的三季度全美平均值为 50 万英里(90 万公里)。」 「我们三季度将标准续航增强版 Model 3 的 EPA 续航里程提升到了 250 英里(400 公里),相比起徒增成本的增大电池容量,我们选择了减少能耗,从而提升续航。我们目前续航最短的车型,也拥有友商同价位车型里面最长的续航,而我们续航最长的 Model S/X/3车型,则要比友商车型多出 20%-40%的续航。」 「Q3 能源业务装机量达到了 477MWh,除此以外,我们还推出了新的能源产品——特斯拉 Megapack,容量高达 3MWh 的储能设备。这一产品带来了更快的装机速度,以及更少的部署成本。另外,Q3 我们的太阳能业务装机量达到了 43MW,环比上涨48%。」 马斯克在二季度就曾经发内部信说过,要在交付和量产速度上「All in」——而 Q3 就是收获的开始。
放一张截止至我们发稿时的截图,特斯拉美股盘后暴涨 20.15%,报 306 美元。
二、财报会议:马斯克的兴奋与特斯拉的战歌
马斯克在财报会议的一开始就来了个剧透。 他说:「明天我们会召开Solar Roof 3代发布会,我们终于准备好了(finally ready for big time)」,「目前最被低估的特斯拉产品就是能源业务,这也和我们之前两年都忙于量产 Model 3 有关。如今 Model 3 已经步入正轨,特斯拉能源业务将会迎来‘crazy growth’。」 更大胆的言论是:「我可以说,特斯拉的能源业务 3 年内就将发展到和汽车业务相当的水平。」
除了宣布全球科技媒体明天加班,马斯克也回答了很多问题——是真的很多,听起来马斯克今天的心情非常好,滔滔不绝地讲了一个小时。 上海工厂和国产 Model 3 自然是最热门的话题,马斯克的一小时演讲大部分篇幅也在于此。 虽然没有说具体什么时候能达到 3000 辆/周的节点(和 Fremont 工厂的 7000 辆/周合并过万),但马斯克表示他对上海工厂的产能爬坡非常有信心。CFO Kirkhorn 则表示国产 Model 3 会长时间与进口版 Model 3 并存,「我们可以确定,国产 Model 3 的利润率和 Fremont 工厂制造的差不多」。 作为特斯拉海外新阵地,上海工厂的一切都有特斯拉过往的经验保驾护航, Kirkhorn 说:「特斯拉正在努力不让上海工厂犯下当初 Fremont 工厂在生产环节遭遇的错误」,「我们认为每个人都应该尽快开上电动汽车。」
马斯克还确认了上海工厂的二期工程将会用于,但不仅用于制造电池和组装电池模组——因为 Model Y 的量产已经提前上了日程,马斯克的原话是「middle of next year 明年年中」。至于特斯拉有没有可能成为一家电池供应商?马斯克说「我们非常乐意帮助其他厂商,我们一直对外开放(我们的电池业务)」。 除了 Model Y,皮卡也是特斯拉短期内的一大目标,马斯克没有透露太多消息,只是说「特斯拉的 Cybertruck 会是我们最好的产品,当然我也有可能出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