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恒指创了3个月新低,但近来中美市场分道扬镳的走势越来越明显,主要在于中美经济周期不同令到互相的影响力减少,而且在房地产不景气下,国内资金也没处可去。
仍然,即便A股市场气氛保持热闹,但港股的流动性也没有增加太多,但能憧憬未来港股或会加速推行人民币计价交易,将更容易吸纳国内资金。
可留意今年人民币的影响力在逐步加强,特别在制裁下,俄罗斯的人民币结算增加,同时市场也传出沙特或印度以人民币进行交易。
当然,短期不能寄望港股有太大改善,在估值以及回购支撑下,好像出现不了大破位,但却也缺乏催化剂,科网股的闷局尚不确定能如何打破。这或许要看美股是否再来一轮调整浪,市场预期加息75个基点的可能性又在增加,加上美元持续强势,也会进一步影响跨国企业的利润。
目前不但是国内,海外也面对着能源缺乏的问题,特别是欧洲,天然气价格更持续走高,8月份通胀看来会再创新高。
据报导,德国期货电力价格创了历史新高,而欧洲问题也促使国内不停炒作储能,但对国内而言,智能电网加速建设其实相比储能更重要。
同时,国内需要限电,而欧洲却是因为能源价格过高而面临工厂大规模停工的问题,化工产品一类的价格说不定又会再度飙升,令经济问题雪上加霜,亦变相压抑了欧洲对光伏产品的进口需求。
美国的通涨或已触顶回落,但全球的问题仍然是非常多。
昨天提到的煤炭继续受到市场青睐,事实上,为保经济平稳,今年以来煤炭产量已大幅增加。7月份,全国规模以上原煤产量37266.3万吨,同比增长16.1%。
而且相比其他能源价格,煤炭可以说是相当稳定,受影响的因素亦相对较少。比如石油,昨天沙特能源大臣警告OPEC+可能减产,便促使油价于盘中反弹了3%。
此外,4S板块继续下行,主要在于美东公布了盈利警告,短期业绩受疫情影响无可厚非,但随着新能源汽车渗透持续加大,长期对4S店的盈利结构可能会有更大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