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有人在华泰证券GDR上赚到大钱了吗?
A股 · 孙嘉宝 · 2019-10-23 · 股权代码:
导语:只有少数人知道的GDR跨境套利高端玩法。
作者:孙嘉宝
来源:阿尔法工场
导语:只有少数人知道的
GDR
跨境套利高端玩法。
周一大跌
5.7%
后,华泰证券
(SH:601688)
昨日(
10
月
22
日)终于企稳,收涨
2
个点。
华泰证券跌不动了,说明
4
个月前在伦交所发行的
GDR
(全球存托凭证,每份
GDR
代表一定数量的境外公司发行的基础证券)可供套利的价差已基本消失。
自从
2019
年
6
月
17
日华泰证券
GDR
在伦交所发行上市后,市场上出现了一种新鲜的套利手法,就是一边买入华泰证券
GDR
,另一边融券卖出华泰证券
A
股。
这种套利方法的核心在于华泰证券
GDR
能兑回
A
股这种特殊的机制。欲知个中奥秘,待笔者慢慢道来。
01 “
英国买,
A
股卖
”
的跨境套利
2019
年
6
月
17
日,华泰证券
GDR
在伦交所成功发行上市,成为沪伦通机制下的首单西向存托凭证。
在伦交所上市是好事,一股
GDR
代表
10
股
A
股,大有自此中英韭菜是一家的既视感。
不过,和沪港通不同的是,沪伦通给了华泰证券
GDR
一项权利,就是它可以过来换成
A
股,然后卖掉。
根据沪伦通兑回规则,为保障
A
股投资者利益,专门设计了
120
天的兑回锁定期,即华泰证券
GDR
要等足足
4
个月,到
2019
年
10
月
17
日才可以转为
A
股。
由于有了
A
股的换股权,华泰证券
GDR
的发行相当于使用国外资金低价增发
A
股,而
GDR
兑回
A
股又给了这部分投资者溢价卖出华泰
A
股的机会。这一买一卖之间,理论上存在着细微的无风险套利空间。
虽说苍蝇再小也是肉,但偏有脑洞更大的投资者,从中嗅出了套取更大利润的机会。具体玩法是这样的:
鉴于上述回兑规则,仅针对华泰证券而言,合格投资者如果在
6
月
21
日融券做空华泰证券
A
股,并买入华泰证券
GDR
,然后
120
日后换回
A
股还券,理论上有近
40%
的获利空间。
当然,考虑到操作中的摩擦成本,包括换汇成本、兑换成本、资金成本,实际获利空间并不会有
40%
那么高
——
首先,一般实操中。买卖
A
股的华泰和伦交所的华泰是分开的操作,这意味在卖空的
A
股信用账户上要占用资金
/
仓位,同时在买入的
GDR
那边也要占用资金。因此资金
/
仓位占用是双倍,收益率因此会折半到
20%
。
但如果是用券商的资产负债表配平,就不同了。那么卖空华泰所需要占用的资金
/
仓位可以直接用买入的
GDR
,配平时候直接使用
GDR
转的券还就可以了。这样收益率就不用折半。
第二,
做空华泰
A
股需要内地券商的融券配合,融券成本和能融到多少都是不确定的。
A
股的做空融券费用,一般是年化
8.35%
。
9
月初的时候,银河仍有华泰的券可以借出,券息比正常高一点在
10%/
年。并且要求资产
500
万以上。
能融到多少也是这个套利策略中的一个风险。据有人实盘测试,提供融券的券商不多,券不好抢,半个月抢到了
1
万股。收益在
12%
左右。
第三,现实制约条件较多。
GDR
兑回程序首先是将
GDR
注销,然后存托人花旗银行将华泰证券
A
股交付英国跨境转换机构,最后由英国跨境转换机构委托中国大陆券商卖出华泰证券
A
股,然后将款项交给投资者。
这其中,兑回取决于跨境转换机构手上有没有足够的基础股票(即华泰的
A
股股票)。实际上,跨转机构很可能存在额度控制要求。
根据上海证券交易所公开信息,当前已经完成跨境转换机构备案的英国跨境转换机构可从下面
10
家中选择(见下图)。
在汇率风险上,
120
天的汇差可以用远期外汇掉期,或美元兑人民币期货锁定。如果不锁定汇率,随着人民币兑美元贬值,在这四个月内会产生
4
个点左右的成本。
时间风险也是不能忽视的。
120
天内套利空间的缩窄或消失既可以通过
GDR
上涨完成,也可以通过
A
股下跌来完成。如果两个价格不收敛,那么这个套利策略也无法成功。
另外,境外投资者将
GDR
换成
A
股卖出后得到的是人民币,他们需要把这笔人民币换成美元拿回去,但这是有明确额度限制的。
最新情况是,按
10
月
18
日华泰
GDR
最后收盘价
23.7
美元计算,当华泰
A
股跌到
16.75
元,其中就不存在套利空间了。
从当前华泰
A
股的盘面来看,这两天最低触碰到
16.9
元,目前反弹回
17.578
元,可见价差已经缩小至
5%
以内,市场已经基本消化了全部的套利空间。
02
深层次影响:
A
股估值体系或生变
华泰证券的
GDR
发行确实出现了一套新玩法
-
跨境套利,尽管这其中存在着多重风险,而且目测实操收益率只有
10%
左右。这可能为投资者在以后的
GDR
发行中,进行跨境套利提供思路。
更加需要引起投资者重视的是,这一事件背后的深层次意义在于,随着开放程度的深入,还将有更多公司以全球存托凭证在海外证券交易所发行,如是或将带动
A
股市场估值体系的全面生变。
伦敦等成熟市场的证券估值一般比
A
股便宜,这很可能带动
A
股市场估值更加
“
理性回归
”
。
华泰证券
GDR
兑换套利现象,本质上反应的是
A
股估值体系与国际市场接轨的潜在预期。尤其,华泰证券作为央企,这更起到一个风向标的作用。
以证券板块为例:目前国内的证券公司平均
PE
(市盈率)在
36
倍,华泰证券
PE
在
26.3
倍,这普遍高于国外券商的
14
倍左右的
PE
。
考虑到包括换汇成本、兑换成本、资金成本在内的各项套利成本约为
5%
,这意味着未来华泰证券的
A
股和
GDR
间的价差,或将长期维持在
5%
以内。
在华泰证券首单
GDR
带动下,沪伦通扩容在即,中国企业境外融资新渠道逐步形成。于其之后,将有多家公司开启伦敦
GDR
之旅:
今年
8
月,国投电力发布了关于
GDR
申请事宜获得中国证监会受理的相关公告;今年
9
月,中国太保公告,于
9
月
23
日已审议并通过建议发行
GDR
并上市的相关议案。
随着中国金融行业的进一步开放,不排除未来
A
股上市公司以全球存托凭证形式到其他国家证券市场进行增发融资。在与国际市场的不断接轨过程中,
A
股估值体系的嬗变只在潜移默化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