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迎来了大反弹,看来经济越差,放水预期越大,连内房都出现了反弹。不过,对内房表现还是不要抱太大期望,如果同样憧憬刺激经济,基建方向要更为稳健。
今天盘中新旧能源涨跌互现,一方面煤炭、石油股交出了业绩,另一方面相信也在于板块轮动。但在经济衰退忧虑还未完全消退下,大宗商品的价格波动风险仍然非常高,而且按国内资金取向,相信还是离不开新能源板块。
另外,今天比较值得留意的是油运板块,中远海能大涨逾16%。
俄罗斯事件爆发之时讲过,全球贸易的板块改变,不但支撑了油价中枢上移,航程也会出现大幅改变。
从近数个月可以看到,油运最受惠的是中小型船Suezmax和Aframax,两者TCE分别从2021年平均7000/8000美元/天上涨至今年上半年平均约24000/39000美元/天。
相比下,大船VLCC TCE从3000美元/天下跌至 -3000美元/天,目前7月也只是回升至5000美元/天水平。
这背后主要在于俄罗斯受制裁,油品出口欧洲减少,转往各中国和印度出口,而欧洲也必须从更远的地方进口。其中,俄罗斯的出口大多数在波罗的海/黑海,而受码头限制,84%由Aframaxes运输,其余大部份为Suezmaxes。
参考一下,从俄罗斯运原油往欧洲,Aframaxes/Suezmaxes 需要7/9天,但如果从波罗的海/黑海去印度,航程则会增加 20/12天,而去中国则增加35/27天。
简单来说,需求最多的中小型船的航程拉远了,而VLCC只是受到一定程度的带动。
短期来看,油价回落加上取暖季节即至会带动补库存的需求,特别是目前OECD 的石油库存低于 5 年均值。也可以看到于6月初,美国已对委内瑞拉放开部分制裁,允许其运输原油至欧洲,反映出欧洲的需求急切。
长期来看,VLCC供需结构改善有着预期,一方面下年有新规则出台,不合规格的船需要减速,Clarksons预计40%船要减速。另外,目前平均船龄处于过20年高位,因此在环保压力和效率影响下老船会不断拆减。
另一方面,新订单占比处于25年低位,2023年和2024年的交付量已经基本确定,之后基本没有新船订单等待交付。而当下船厂产都给予了高气最的集装箱和LNG,可以预期行业的运力过剩问题已经处于谷底。
仍然,早前也强调过了,长期逻辑在市场已持续两年时间,但VLCC拆解量这些时间也没有大增,运力过剩的问题还是很明显。
现在VLCC TCE转为盈利,相信大多在于短线补库存等因素刺激,以及受中小型船需求增加所推动,长线还是有待确认。
当然,往往股价最波动的时候,就是在于未能证伪的阶段,朦胧才是最美。
至于油运能否复制集装箱的行情,还是觉得不太可能,主要在于竞争格局远远不够好。根据数据,排名前十的油轮公司拥有全球20%的运力,而排名前十的集装箱班轮集团拥有或运营着全球85%的运力。
但往好看,油运未来新周期的持续性或许会比以往更久,不但受到贸易板块改变所推动,亦受制于供给端的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