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期间港股没有特别消息,但A股的强势继续带动港股。
盘面上,医药股集体发力,一方面在于板块轮动,另一方面也在于前景相对不受经济影响,而估值遭利率上升等因素杀跌,某程度也反映了好一段时间,加上连同教育、内房在内的三大山有松绑的憧憬。简单来说,就是资金拥塞度不高,大趺空间不多。
仍然,除了CXO方向未来一两年确定性高,其他创新药的风险还是大,难以吸引散户资金进场,可能成为不了新能源板块的接力。
当然,医美、中药类的方向较好,前者也受惠于消费复苏,而后者有政策扶持。其中,爱美客拟赴港上市,但2023年市盈率逾50倍,而按这估值上市,恐怕会在港股遭泼冷水。
因此,在流动性开始出现边际收紧前,看来资金还是会离不开新能源。
汽车方面,比亚迪6月卖了13万辆新能源车,本年累计销量64万辆,同比增长315%,超越了特斯拉的56万辆,成为全球电动车销量第一。
比亚迪的热卖在预期中,而特斯拉因为更受上海的事所影响,销量大跌亦在预期中,但基于特斯拉在6月刷新了单月产量纪录,只要在剩下月份重拾增长趋势,全年还是有达成150万辆的销量目标。
但照比亚迪的速度,可能今年会率先卖出去150万辆,也反映出其整体产业链与产能优势。
值得留意的是,除蔚小理以外,不少其他新能源品牌交付数据都在1万以上水平,看来再过不久,行业就会进入直接竞争的阶段,产业链的投资机会应该更多倾向于汽车零部件。
光伏方面,硅料持续涨价,超出市场预料,但因此有消息指下游组件厂开始停产。
早前说过,硅料是目前最好的环节之一,主要在于供应还未上来,但随着下半年产能陆续释放,硅料价格应该很快会见顶,到时候量虽然提升,但利润率下滑或会拖累估值。
值得一提的是,新特能源股价接近了新高水平,而公司回A进程预期或在4Q或是下年1Q实现,这基本与行业产能陆续释放的时间吻合。所以,后续或许会继续上涨,但4Q上市之前或许会是阶段性的高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