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蔚来押宝三季度,能否走出瓶颈?
港美股 · · 2022-06-10 · 股权代码:
执着于换电的蔚来,能否换出一个未来?
蔚来昨日公布2022年Q1财报,财报
显示,蔚来在2022第一季度实现营业收入约99.1亿元,同比增长24.2%;净亏损为17.8亿元,环比收窄16.8%;现金储备为533亿元;车辆销售收入约92.44亿元,较2021年第一季度增长24.8%。
总的来说,在疫情的冲击之下,营收能维持八个季度的正增长,属实不
易。亏损方面也有所收窄。而蔚来的现金储备较为亮眼,达到了533亿元,高于小鹏417亿元。蔚来依旧是“蔚小理”中现金流最充裕的一家。
拥有充裕现金流的蔚来,将在未来持续扩大研发投入。蔚来在今年Q1研发总投入超15.14亿元人民币。而理想为13.7亿元,小鹏为12.2亿元。
再看新车交付量方面。财报显示,车辆销售方面,2022年第一季度交付量为25768辆,包括4341辆ES8、13620辆ES6、7644辆EC6及163辆ET7,同比增长28.5%,环比增长2.9%。
在多个车型的协同发力下,蔚来在一季度完成25768台的交付,同比增长37.6%,而季度交付量创下新高。截止5月31日,蔚来已经累计交付新车204936台。
蔚来创始人李斌表示:我们在今年一季度达到创历史新高的季度交付量25768辆,并且在今年5月将达成超过20万台车辆交付的里程碑,这自首次交付以来不到4年的时间。
二季度开始,疫情的反复不断冲击各家车企的供应链,导致各家车企供应链波动,各家车企面临着交付的挑战。
但李斌表示:在今年5月,能见证到市场对蔚来互补产品的强劲需求,并于5月将创下新增订单的历史新高。
能在各家车企艰难的二季度中创下新增订单的历史新高,表现已经不错,主要归功于刺激汽车消费的政策。
李斌表示,从6月份开始供应链和整车生产已经基本恢复正常,包括上海在内的多个重要市场的交付工作也已经步入正轨,6月份开始我们将加快车辆生产和交付工作,预计2022年第二季度的总交付量为23,000到25,000辆。”
我们从李斌预计的23000辆来估算,4月蔚来的交付量为5074台,五月则为7024台。那么六月蔚来的交付量打底都有10902台往上。
李斌表示,目前公司供应链和整车生产已经基本恢复正常,随着后续车辆交付,预计毛利率方面将在三季度开始反弹。
李斌还提到,6月份开始,蔚来供应链和整车生产已经基本恢复正常,包括上海在内的多个重要市场的交付工作也已经步入正轨。
江淮蔚来F1工厂目前已经全面恢复到疫情之前的产能水平,并将配合新产品的量产和爬坡逐步提高实际产出。位于NeoPark的F2工厂已实现生产线全线贯通,进入造车验证阶段,将按计划于今年第三季度正式投产。
总的来说,蔚来正在走出疫情带来的困境,产能方面已恢复正常。而受疫情影响最深的二季度,新增订单方面也创下历史新高,算是给到投资者一颗定心丸。
李斌在电话会议上强调道,蔚来在二季度的新增订单能创下历史新高,跟近期政府出台促进汽车消费等政策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虽然政策面上,推动新能源汽车的力度不如从前,也不及这一轮油车的补贴。但政策的落地,也有进一步促进高端电动汽车的需求。
李斌表示,蔚来5月新增订单创下新高,尤其ET7订单表现强劲,有信心实现下半年交付量的快速攀升。ET5现有的订单数非常理想,超过了今年的预计生产量。
预期于2022年9月开始交付ET5。此外,我们将于6月推出基于蔚来2.0技术(NT2.0)的全新中大型五座SUV ES7,进一步丰富我们的产品组合,并预计将于8月下旬开始交付。
总体的新增订单来看是好的,但疫情始终是侵蚀到利润端。
蔚来毛利率方面,2022Q1为14.6%,低于2022Q4和2022Q1的17.2%、19.5%。本来就不高的毛利率,还比去年同期低了接近5%,能看出疫情对电动汽车产业链的影响有多深。
李斌表示整个电动车行业都面临着电池、芯片等材料价格上涨的问题,蔚来也不能幸免。而公司二季度电池成本显著上涨,在疫情最严重的四月达到高点。
为了缓解疫情带来的成本压力,当时各家车企都决定进行价格调整,蔚来也不例外。随着后续车辆交付,预计毛利率将在三季度开始反弹,所以二季度的毛利率表现大概率会更低。
在电池方面,李斌表示蔚来的电池研发投入过去一段时间显著增加,2024年的下一代车型将会搭载800V高压快充可换电的电池包。
蔚来表示计划在2024年下半年投产新的电池包,具体的制造策略是自制加外采,这对增加公司的竞争力和盈利能力是非常重要的。公司将持续加大动力电池相关领域的投入。
看完蔚来整体,我们再来看蔚小理三家的对比。
蔚来是蔚小理三家之中唯一一家营收没有下降的车企。但实际上,蔚来营收方面的增速一直都在放缓。
2021年蔚来四个季度的营收分别为80亿元、84亿元、98亿元和99亿元。从第二季度开始较上一季度环比增幅仅为5%、17%和1%。
而相比之下,理想四个季度营收分别是36亿元、50亿元、78亿元和106亿元。从第二季度开始较上一季度环比增幅为39%、56%和36%。
小鹏四个季度营收分别为30亿元、38亿元、57亿元和86亿元。从第二季度开始较上一季度环比增幅则为27%、50%和51%。
看似表面蔚来的营收没有下降,但实际上蔚来全年的营收爬坡最为缓慢已显而易见。不仅如此,其在第四季度的营业额也被理想反超。
从去年的整车交付量来看,能反映出蔚来的产能不足。
数据显示,2021年前两个季度,蔚来交付车辆达20060台和21896台。相比之下,理想和小鹏的交付数均没有突破两万大关。
然而,到了第三季度,蔚来交付整车24439台,虽与自身比较有所提升,但却被理想的25116台和小鹏25666台的交付量反超,从交付冠军的宝座上退下。
直到今年的第一季度结束,蔚来也没有坐回交付冠军的位置,第一季度“蔚小理”三家的交付车辆的数据分别为25768台、34561台和31716台。
结语
三家对比来看,蔚来的营收虽然没下滑,但交付量及利润方面依旧是旧病。目前尚未解决,二季度的利润及交付量表现肯定也不会好。
对于蔚来需要改善的旧病,李斌都押宝在了三季度。三季度将是蔚来发力追赶交付量及利润的时候。三季度的表现,对蔚来至关重要,也是蔚来能否缩小三家差距的一季。
执着于换电的蔚来,能否换出一个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