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油价格不知不觉重上了110美元的水平,推动了美股能源股的表现,但科技股则反弹乏力。
就目前而言,俄乌局势没有好转,芬兰和瑞典更选择了申请加入北约,虽然报导称欧盟已搁置禁运俄罗斯原油计划,但长远还是将改变整个能源贸易版图,有望支撑能源价格中枢上涨。
股神持续增持西方石油,说不定也是基于这原因。另外,油运板块的上涨也是基于此,长衰看油运路线变长,短期看有补库存的需求。
之前提及的中海油,虽然成本优势在全球排名前列,但在国内的石油暴利税下,石油价格越高,盈利的提升将远远不及海外的石油股。这实际上与很多国内资源股一样,受控于发改委,上涨逻辑不及海外畅顺。
因此,对于国内石油股而言,相比持续上涨的石油价格,稳定维持于较高水平是最为理想的状态,这既能减少对经济带来的负面影响,亦支撑了公司的高盈利以及分红。
与中石油相比,中海油除了成本较优,更重要是较高的股息率以及潜在回购。
从估值来看,中海油PB约0.8x,远低于美股3-5倍的水平。不过,基于暴利税,估值要追赶是不可能的事,但与自身历史估值相比,还是有修复空间。
于2019年间,石油价格落在55-75美元的区间,但公司PB约1-1.4倍。当下石油价格更高,但公司PB更低,而且分红更高。
具体来说,估值下调在于中美关系紧张,美国投资者被禁止投资公司,而公司亦相继从美国及加拿大退市。但往好看,这利空已完全体现在估值下调上。
回到今天,股市大爆发,汽车股领涨,一方面在于情绪收复,另一方面在于新能源汽车过往数月的销售数据呈现出较强弹性。
此外,昨天大涨的内房没能延续涨势,至于是否利好出尽,相信还未到那个时候。在新房销售数据真正好转之前,板块的炒作性仍在。
整体来看,自鲍威尔讲话后,美国股市进入了反弹周期,担心经济衰退的情绪虽然得到缓和,但主要的客观环境并没有因此得到逆转。
相比下,国内接下来的好消息,肯定会多于坏消息,上海宣布了6月起全面恢复正常生产生活秩序,短期机构也不趁机会做多的话实在说不过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