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一个高胜率的投资机会 : 中证500
深度 · · 2022-03-31 · 股权代码:
随着经济逐步恢复,消费回暖,叠加目前房地产政策的边际大改善,整体的金融发展也将会更好。
在赌场上,要是不想输大钱,要么是提高自己赢钱的概率,要么是输最少的钱;
前者是找胜率最高的方向,后者则是把风险程度消除在最小,也即安全边际。
如果有包含这两种方向的策略出现时,那基本上离赚大钱也不远了。
围绕今年A股的市场风格,其实已经呈现出巨大的风格转换,赚钱的机会,也从去年高景气的成长赛道股,转变为低估值的价值周期股;
可以肯定的是,目前,这仍然不是市场的共识,抱团的个股估值仍然高高在上,业绩逐渐修复的低估值个股则越来越低,不禁让人怀疑不同企业赚的是不同的人民币。
作为普通投资者,我们要怎么看目前还存在的低估值机会呢?
一、中证500
首先,最为显著的代表,其实是中证500指数的低估表现,作为a股市值在第301名到第800名的股票组合,能够综合反映中国a股市场中一批中小市值公司的指数组合,相当于中国经济中部偏上的一部分公司表现。
当前指数的PE估值,即利润估值,为17.5倍,基本到达了历史低位。
资料来源:wind
在指数2007年成立以来,仅有1.55%的时间处于如此的低位,从图中的表现,也就是两次,这是历史的第三次。
而这两次对应的未来1年收益率,妥妥的都有20%以上的正收益,赚钱概率百分之百。
资料来源:wind
而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目前PB估值也到达了历史低位,为1.74倍,即市值为公司除去负债的资产的1.74倍。
资料来源:wind
目前PB估值倍数在历史区间的3.35%内,历史上有四次处于这个较低点位,并且,这四次在未来1年的收益率表现,也是百分之百赚钱的,收益率分别为11%、15%、24%、28%。
资料来源:wind
股息率来看,目前为1.64%,达到历史的最高位,股息回报是历年来最好的位置。
资料来源:wind
再从指数表现来看,上次暴涨的时候,也是从2019年的极低点位上升的,近三年整体也有52%的上涨,最高可以达到86%。
资料来源:雪球
当然,我们也要透过现象去思考,为什么这次估值能够打到如此的低位,现在还没有大资金的进入拉升?
首先,我们要理解,从2020年、2021年的股市风格,都是极度抱团的,市场上、全球上有漫天的货币,无处安放,而公募基金有大体量和市场定价权的,在经济一般的情况下,为了争取相对收益和相对排名,都在努力拱火自己基金池的股票,大量的个股堆出了高估值的溢价,很多故事演讲到了2060年,市值两年从百亿进军两万亿;
别人都说"早知三日事,富贵一千年",去年的股市已说到30年后的事,可知泡沫之大的程度。
这也就导致,没有故事可讲的个股,即使稳健发展,由于没有流动性,资金也在慢慢远离,而企业是在实打实的经营成长,慢慢就造就越来越低估的状态;
在现在风格慢慢转换的时候,抱团个股在逐渐瓦解,大量抱团基金经理呈现相对负面的收益,个股目前都呈现相对平均的流动性情况下,低估值赚钱的个股机会也就慢慢显现。
另一方面,要大涨的基础,还要从指数的行业和成份公司来看,才能明确知晓是否真的有基本面的转变发生。
行业与公司
说完估值再来看看,中证500的行业结构,按wind一级行业划分个股的话,目前行业权重占比前五大,为材料、信息技术、工业、医疗保健、可选消费。
资料来源:wind
假如我们再换另一个角度看,按证监会对于公司的行业划分的话,清晰可见的是,目前最大占比就是制造业,达到将近60%的比例。
资料来源:wind
由于我国的整体经济结构仍然以制造业为主,这也就不难解释,为什么22年一季度,指数会跌的那么惨了。
回归到wind的行业划分来看,近一年的涨跌中,前五大为能源、材料、工业、公用事业、信息技术,其余5个则呈现一定的跌幅。
资料来源:wind
能源:
细分来看,能源行业的个股,
大部分都是煤炭企业,
少数的是石油相关的个股设备;
得益于近几年的环保大旗,全球各家各厂新增设备和矿区投资积极性非常低,在目前供给端问题下,全球放水的大通胀,让能源价格乘上火箭,叠加俄乌战争,布伦特原油最高;
在全球共此凉热的情况下,国内的煤炭也是如此,有着非常明显的涨价趋势;
虽然,受管控的价格被政策按死,但是,今年保供扩产的需求势在必行,在增量不增价的情况下,今年业绩也会有十分好的表现,算是目前市场最大的热点板块,也是目前资金共识。
资料来源:wind
材料:
有多达89支个股,取权重最高的前30家,可以分类为电池材料、化工、铜、钢铁、黄金等周期类股票;
有趣的是,这一类股票也大多为通胀类股票,前五家公司有四家为新能源电池材料公司,有着十分明显的关联性,主要是受益于去年的供应紧张、需求爆发,今年会有很好的业绩增长,估值则应相对谨慎;
其余化工类公司,要区分看石油类化工和煤炭类化工企业,由于国际石油今年暴涨,大多数产品要可能受到一部分的毛利润侵蚀,煤炭化工类企业由于上游抑价扩产,有可能享受到资源品上涨的红利;
钢铁、资源型公司,有可能在稳增长行情中,受益于基建和房地产新生的发展,并且,这类公司目前行业库存都处在历史低位,假如稳增长的引擎真的启动发展,价格弹性将是非常巨大的;
剩下的周期大宗商品股,面对美联储缓慢的加息,周期价格仍然在高位,今年也有望增厚业绩,实现内在价值的增长。
资料来源:wind
工业类:
权重前30,主要为制造业中的各类公司,包括在风电组件、光伏电器、高压电器、军工、军工电子、基建设计、快递等;
这一类企业公司,基本反映了我国制造业目前的基本面貌,上游面临通胀,下游正处在经济周期的低点,这也是市场质疑的所在;
叠加1-2月份在m2大增的情况下,2月社融数据呈现低迷状态,居民中长期贷款萎靡,消费意愿疲乏,企事业单位的贷款也增长较小,这也让3月前期的股票市场走出了股灾的状态;
而从边际变化的角度,可喜的是,2月制造业PMI数据有一定的反弹、PMI生产经营预期改善,叠加两会政策大礼包的明确,今年的经济刺激方案想必会十分给力,叠加今年3%的通胀目标,产业价格传导也会有一定的协调性,随着从低点的筑底反弹,将会有新的经济周期表现;
而我国本来就是以制造业为主的经济结构,非金融资产较金融资产更为丰富,在一定的通胀压力,其实是有助于整体的资产负债表改善,且生产端的产品价格顺利传导,也会表现为更好的业绩增长。
资料来源:wind
公用事业个股:
则主要看最终的资源价格传导,不过在我们国家,这类民生企业涨价的可能其实是非常低的,即使在通胀预期的改观下,整体业绩预期的改变也会非常小,只能寄希望于提高分红的比率,目前,在港股的公共事业港股就是在提高分红比率。
资料来源:wind
信息技术类:
个股权重前30,其实也较多为制造业的企业,预期跟工业板块的制造业企业变化相同,将会有很好的改善;
而信息类企业,算是辅助建设发展,由于是不太熟悉的板块,大胆猜测的话,也会跟随实体的稳增长发展,呈现较好的边际变化。
资料来源:wind
医疗保健行业:
由于还在集采的强政策周期中,还很难看到行业的反转曙光;cxo行业虽说最近有一定的回光返照,但是,在美元回流的周期下,一级市场的创新药公司,还能维持那么高的资本支出吗?
资料来源:wind
房地产行业:
较多的还是民企企业,目前行业虽然在慢慢反转,最快改变也要到下半年,由于整体的权重较小,对指数影响不大,并不需要过多的关注。
资料来源:wind
日常消费和可选消费,可以看作为合并的消费类行业,在2021年到现在,大多表现一般,叠加现在经济的低迷,筑底时间可能还有一会;
还是预期在稳增长的行情下,各行各业的触底反弹,会一定比例增加居民收入,叠加共同富裕的基调下,降费退税的效果也会在一定程度上刺激消费的回升增长。
资料来源:wind
资料来源:wind
最后一个板块,金融行业:
主要也为券商和银行,这一块就要看股市发展和房地产预期改善的变化多少;
行情来临时,券商总是领头羊,涨的最好,而目前股市正在反映经济的底部发展,行情只能跟随经济的边际变化改善,预期仍然在稳增长的发力政策下,经济恢复增长;
银行则是在过去几年房地产逐步出清下,特别是去年地产美元债的爆雷影响,呈现出越来越多的风险溢价;虽说目前房地产正在周期底部的反转,一、二线地产豪宅也有一定的边际复苏,但是,之后的反弹上涨的力度,还是要看政策的预期,下半年可能会有更好的机会吧。
资料来源:wind
二、结语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
虽说历史不会简单的重复,但是必然会重复,只能说我们目前正处在一个有极大胜率的位置上;
指数里面大多数的行业现在更多以产业资本为定价,而非主流的公募基金们,继续下跌的力度也相对更小;
整体的逻辑发力点,仍然是稳增长的强力经济政策,而引擎的发力点,也将会从制造业开始,随着经济逐步恢复,消费回暖,叠加目前房地产政策的边际大改善,整体的金融发展也将会更好。
今天,北向资金全天单边净买入127.26亿元,单日净买入额创2021年10月以来新高。外资是不是重新开始做多中国,还有待观察,不过在整体经济相对底部,以及大部份人悲观的情况下,我们不妨乐观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