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首次调降一年期LPR,从3.85%下调至3.8%,但也未能刺激股市。
一方面,虽然释放出了较为明显的降息信号,但始终不是直接下调MLF利率,成色没那么好。
另一方面,五年期未变,意味央行旨在降低短期的资金成本,但长期的,例如与房贷利率的,仍然保持着谨慎,而且对资产定价而言,长期利率的变化才是更为重要。
但无论如何,政策继续放松的预期仍然存在,支撑着对下年经济增长以及流动性转好的预期。
从投资角度而言,稳增长的政策基调是明确的,传统经济或会面临估值修复,目前市场或仍停留在今年的一些情绪惯性中。
至于新能源这个方向,可能因预期已经过高失去了性价比优势,但基于中长期逻辑顺畅,成长性亦无法于短期被证伪,或处于一个持续均衡调整的阶段。
港股方面,内房继续雷,市场担心下一个爆雷的对象显而易见,而恒指再创年内新低,银行股也支撑不了这持续探底的气势。
其中,领跌的是药明生物。虽然CXO的利空暂时是虚惊一场,但也可看到市场对对医药股的预期非常悲观,即便在短期高确定性的增长预期下,股价可能也要磨底一段时间。
再好的行业,预期打满了,股价涨多了也要消化,但跌多了也还是会见底的。
至于科技股的底在哪,暂时捉摸不到。早前提过腾讯首次派发中期息,这会大幅引起市场对公司的增长预期的改变。
腾讯目前增长主要靠游戏和金融科技业务,不过后者面对的政策风险要比前者高得多,而且在严监管下,公司相信都不会放手去大力发展。但保守地看,整体增长性仍然是稳定的,腾讯如果能够加大派息以及回购,绝对能维持目前的估值。
阿里面对的困难则大得多,国内基本盘被威胁,如果海外电商未能顺利增长,未来整体增长性越来越低。
最差的情况可以参考一下中移动,过去5年利润稳定在1000亿水平,但没有增长性可言,估值因此被跌了一半,股息也抵不上这杀跌。
另外,周五国家释放严格监管“假外资”的信号,虽然本身涉及到的资金量并不太大,但相信某程度也影响了市场气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