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能源仍然是港股抱团的方向,配合今天A股的反击,再次领涨市场。
至于内房,受短线资金获利影响,整体出现回吐,不少个股已采杀了昨天大部份涨幅。虽然反弹的持续性或许不会强,但炒作性仍然存在,尤其预期房屋销量数据即将回暖。
而新能源方面,绿电领涨,其中中国电力的表现再次超预期,突破了早前新高。
早前提及了公司的投资逻辑,但具体在资产重组方面,始终不确定会放光/风哪个资产进去中国电力,所以如果特别着重这点,可以同时留意吉电。
目前炒作方向在于估值修复,电厂出售火电资产正式转型为新能源营运商,所以这一轮绿电占比较多的营运商,例如龙源电力等相对没什么表现,尤其是煤价下降了,令到电涨上涨的憧憬大大减少。
只是,电力进一步市场化还是值得期待。
以龙源电力为例,公司约30%电力在自由市场出售,虽然下年电价有上涨空间,但整体来说短期也只会缩短与火电间的差价,不会有溢价,但至少这某程度能缓解补贴被拖欠的问题,而且更重要是给予市场更多的憧憬。
截止9月底,龙源被拖欠的新能源补贴达到239亿,相当于去年盈利的一半。另外,根据11月的公告,公司吸并平庄能源回A获有条件通过,有望在年或前回A上市。
龙源母公司国家能源集团早已表明支持公司做大做强,目前持有约22GW的新能源装机,未来3年将会逐步注入,其中1.8GW会在这次上市注入。
但值得留意的是,如果全部资产注资入去,有券商预期将涉及2000亿水平的收购额,这一定要靠融资以及发行股行。
假设一半金额靠股份发行,以现价来计算,EPS将被摊簿50%。这真的是鱼与熊掌不可兼得。
另外,A股的消费股大涨,除了昨天会议提到内需外,另一个便是基于PPI向CPI的传导,亦即下游提价。
港股主要的板块便是体育用品以及啤酒,前者讲的是国产替化,而后者讲的是高端化,实际上也是相同方向。虽然两个板块估值也不便宜,但也是值得长期跟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