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况有点意外,虽然指数止步反弹行情,但内险股和内房股强势领涨,收复不少失地,而煤炭板块亦比想象中强,教育股、电力股则出现回调。
内房股反弹其实在意料之中,基于昨天下午金融监管高层都出来表态了,大意就是金融行业正在有序恢复,但个别公司依旧会有一些不确定性。
高层罕见谈到楼市,更释放了温暖的信号,确实是利好消息,而楼市的信贷相信已经部分放松,所以恒大事件的外溢性可控。
巧合的是,今天恒大、恒大物业和合生创展复牌,然而,双方公告内容不太一致,成为了一个罗生门,背后或许是恒大物业不想被贱卖。
按原计划,合生创展以200亿港元购买恒大物业50.1%股份,即每股3.7元,这估值不但低于同业,甚至要低于上市价格8.8元。
随着恒大的问题逐渐化解,恒大物业的股东或许便反悔,毕竟从整个集团来看,恒大物业可能是唯一可持续发展、并不用担心资金链断裂的资产。
至于内险股的反弹,尤其是平安保险,一方面除了华夏幸福债务的落地,另一方面也在于十年期国债收益率在上升。
但内险股的反弹可能只基于估值修复,向上空间预期相对有限,因为Q3新增保费等重要指标并没有很理想。
不过,参考美股,保险和银行股已呈现涨势一段时间,背后是围绕通胀预期炒作。如果港股要跟随外围市场,自然要关注银行、保险股的表现。
而且,根据历史表现,银行股于Q4往往相对表现最好,这可能是随着年底接近,基金开始有稳定全年投资收益的需求,通过仓位调配降低投资组合风险。
今天亦有消息指出,银行的贷款额度正全面放开,其他行也将陆续跟进,明显是为了拯救地产行业。
但要留意行业的局部边际放松,并不代表监管基调会有所动摇,大方向不变,行业难言基本面反转。
另外,JS环球生活股价暴跌逾17%,主要在于公司调低了今年的指引,而背后是海外供应链紧张以及运费高涨等问题。
对于目前消费股而言,隐忧不少,海外市场面对供应链问题,而国内则面对消费力疲软。
虽然据报导,两名头部主播于天猫双11一晚便卖了200亿元,但整体是否这么理想,还是有待观察,尤其2020年天猫双11成交额达4982亿元,这基数并不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