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场太怂,涨了一点点便大规模砸盘,领跌的是电力和煤炭。
消息方面,内蒙古自治区能源局已向煤炭销售企业发布《关于加快释放部分煤矿产能的紧急通知》,要求相关部门通知列入国家具备核增潜力名单的72处煤矿,可临时按照拟核增后的产能组织生产,共计核增产能9835万吨。
这意味着煤炭和电力的紧张供应形势有望好转,不过,煤炭跌还算合理,但电力股跌就有点无辜。
新能源营运商的主要逻辑,应该在于能源改革带来的业绩弹性,短线可能没有电价上涨的必要性,但长期来看,光伏发电、风电的绿色电力价值只会通过多种方法去更好体现。
当然,港股一直以来深度不够,股价容易大上大落,今天A股说不定也因此被拖累。虽然有点风格转换的苗头,但还是难以断言电力板块的热度就此下降。
另外,体育用品股也遭砸盘。除了之前提到的限产影响外,棉花价格上涨也可能成为了其中的隐忧。
据资料显示,于过去两周,中国和国际棉花价格分别上涨了8%和22%,虽然仍低于2011年的历史峰值,但已突破了7年高位。
从成本来看,原材料占近70%。有券商预测,如果原材料价格上涨5%到20%,对安踏和李宁的盈利面影响将分别为5-22%以及7-28%。
但券商也同时提出,基于成本在产业价值链上的传递、以及产品组合的调整(例如用聚酯纤维代替棉花),安踏和李宁分别涨价1-5%以及2-7%便能抵消这个负面影响。
而于8月份便有报导指出,Adidas或因越南工厂停工而考虑涨价。只是对国产品牌来说,是涨价还是趁机抢占市场份额,这点便不好说。
.........
航运股继续回调。
目前已陆续有券商调低板块评级,主要在于运价顶点或已临近。
一方面,全球航运龙头之一的达飞海运,早前已宣布从9月到明年2月停止上调即期运价。另一方面,四季度传统旺季正逐渐结束,而完全消化当前累积的货量或仍需要1-2个季度,届时行业或将回归常态化。
但相比集装箱,LNG运输说不定仍然有看头。目前欧洲缺气严重,而海上LNG运量占世界总LNG运量的80%以上,因此需求量有望继续维持高景气。
其中,于上半年,中远海能的LNG运输业务便分局贡献约10亿元的营收与3.4亿元的归母净利润。
最后,瑞声科技大跌近13%,预期第三季度股东应占综合净利同比减少约51%至61%,至约1.66代至2.1亿元,主要在于汇兑损失、经营成本上涨以及需求减弱。
就目前来看,国内智能手机需求疲软的趋势将会延续,而iPhone 13虽然需求看似不错,但在限产下供应链中断带来了不确定性,意味着公司面对的压力可能要下一年才会缓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