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股复盘:科技股终于反弹了
港美股 · 表弟 · 2021-10-07 · 股权代码:

终于反弹了

昨天美股继续反弹,在于债务上限的开始渐露曙光,而纳指反弹最好,有些科技股更创新高,也带动了今天港股科技股的大反弹。

 

其中,芒格旗下公司继Q1建仓阿里后,于近日再度大举买入,持股量从Q1时的16.5万股增加至30万股,不过目前股价相比当时进一步跌逾30%,所以头寸仅从3700万美元增加到4500万美元。

 

之前芒格对重仓阿里的原因进行了解释,主要为阿里股票的性质等同于现金等价物,但回报却要好于美债。

 

这番解释伤害性不大,侮辱性却极强,但也符合港股互联网巨头的状况。以阿里、腾讯为首,未来每年也有10-20%增长,而估值约20倍。

 

长期前景看起来仍不错,作为整体配置还是不错,只是要把预期降低,作好长期的准备。从另一角度看,今天腾讯涨逾5%,成交却不到70亿,大户有心推上去的话,阻力也很少。

 

另外,香港的施政报告缓解了市场对香港住宅市场近期供应过剩或价格上限的担忧,刺激本港地产股进一步反弹。

 

从报告来看,房屋供应量有限、没有短期的房地产降温措施、没有多少土地可供私营部门使用,加上预期更快的农地转化,均是利好。

 

其中,恒基拥有最多大农地,约4500万平方尺,其次是新地拥有3000万平方尺。另外,开发公租房的利好,亦继续推动中国建筑国际大涨近10%。

 

不过,从中国建筑国际的业绩来看,于上半年,港工程占公司总收入29%,但毛利仅占9%。

 

按政府估算,2021至2022年度公营房屋落成量约29,000户,而按券商测算,如果未来每年落成量提升至40,000户,也仅提升EPS约1%。

 

所以加速开发香港公租房,对公司盈利不会有太大提升,绝对不会构成重估的主因。

 

过往公司股价一直回调,主要在于PPP项目,令公司负债持续增加,亦影响自由现金流,这点是外资最不喜欢的。

 

而于上半年,PPP项目占新订单占比已降低至约7%,未来预期也不会有新的PPP项目,意味公司现金流将会逐步改落,有望于2023年转正。

 

按目前股价,2022年PE不到6倍,而股息率约5%。虽然估值仍然存在修复空间,但市场会否这么快便反映未来现金流转正这因素,还是有待观察。

不过,近日不同板块例如公用股或基建股出现轮动,也代表了两个可能性,不是资金没有流出的意愿,就是很多资金仓位都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