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港股互联网公司有反弹的迹象,然而在政策压制下,想要反转,还是要等市场重新建立对行业的投资逻辑。
因此,在市场情绪稳定后,投资方向仍大机率集中于政策支持的板块。
只是考虑到热门赛道的高估值,必然会有资金流去其他具备安全边际,并同时符合配置思路的板块,而航空业正正兼具这两点,甚至更多出一个行业复苏的催化剂。
其中,中国飞机租赁(1848.HK)的中期业绩便传递出这一个重要讯息,就是航空业的最坏时期已过,公司未来有望迎接盈利和股价的修复。
一、上半年运营平稳,下半年盈利修复可期
上半年,中飞租赁实现营收 15.85 亿港元,同比减少 3.1%;归母净利润 3.03 亿港元,同比减少 8.7%; 每股盈利 0.421 港元,每股中期股息 0.15 港元。
考虑到疫情影响已经困扰航空业好一段时间,因此中报数据虽然同比下滑,但亦反映出公司基本面强韧的一面,这除了在于租赁行业的稳定性,亦归功于公司背后优良的飞机资产和航司客户。

截至今年 6 月底,中飞租赁机队拥有 129 架飞机,其中包括 104 架自有飞机和 25 架代管飞机。
按飞机数目计,自有机队的 88.5% 是窄体机型,属于流动性极佳的类别,主要服务于国内航线和短途航班,受疫情的影响相对较小;自有机队的 77.9% 租予中国(包括港澳台地区在內的)航司,而海外客户则多为国有载旗或有稳固股东支持的航司。
这些均是业务稳定的底层支撑所在,亦促使集团于期内的机队使用率达到 100%。
此外,公司未来 12 个月没有租约到期,以及未来 18 个月内交付的所有飞机均已有租约,所以在较轻的再营销压力下,业务可预期将维持稳定。
负债率融资成本双降
资产负债方面,公司通过多样化融资渠道以及股东光大的支持,实现了负债比率和银行融资成本的持续下降。
于期内,负债比率从 80.1% 下降至 79.3%,银行融资成本从 3.34% 下降至 2.67%。
截止 6 月底,手持现金及银行结余约 39.1 亿港元,未提取借贷融资额度为 31.9 亿港元,拥有足够流动性为扩张作出准备,尤其公司的多元化资产管理模式已经成形,以及这次疫情加速了飞机租赁市场渗透率的提升。

二、奏响转型序曲,深耕多元化资产管理
除了在资产负债表上,中飞租赁亦持续优化飞机资产,並透过飞机投资平台,为实施多元化的飞机资产管理模式、强化盈利能力而努力。
据其半年报显示,2021 年上半年,公司共交付 6 架飞机,出售 4 架飞机,并拆解 1 架飞机。
公司早于 2018 年成立其首个飞机投资平台 CAG,由公司和四家大型国有企业组成的夹层融资机构分别持有 20% 和 80% 股权。
向该平台注入飞机后,中飞租赁在逐步壮大其管理机队的同时,不但获得一次性转让收益,亦可利用向 CAG 提供飞机管理服务获得管理费,从而逐步实现转型。
这不但将杠杆率控制在合理水平,亦能提高资本周转效率以及净资产收益率。
截止 2020 年底,25 架飞机已被注入 CAG,资产管理规模在短短 2 年内,已大幅成长至约 13 亿美元水平。
2019 年,公司以 CAG 为范本建立了另一个投资平台 ARG,专注投资老旧飞机资产组合及零部件分销,至此,面向新、老飞机的管理平台顺利落地。2021 年上半年,中飞租赁成功为 ARG 引入了两位新的投资者。
多元化资产管理模式的成功试水,成为公司的长期战略方向,通过撬动不同投资者的偏好,围绕飞机创造更多的价值,也让资产管理费逐步成为公司的主要收入来源之一。
管理层预期,于 2025 年,公司的机队规模将达到 200-240 架,意味相比目前增长约 55-86%,其中代管飞机将达到 80-100 架,实现管理飞机 / 机队飞机总数比例 50-60%,达到自有与管理机队的有机平衡,反映集团转型的决心。
就中报整体而言,公司基本面保持平稳,营运数据没有大幅恶化,更重要是财务状况维持健康,促使公司有能力维持派息回报股东,分红率达到 35% 以上,反映管理层对前景的乐观。
短期展望,航空业最坏时期已过,公司上半年的平稳趋势将会延续,加上业绩风险已于去年集中释放,下半年盈利有望大幅反弹。
盈利得到修复的同时,股息亦会上升,吸引长线资金,进一步配合航空业的复苏步伐,市场的悲观情绪将持续得到改善,多方利好因素有望共振推动估值修复。
三、市场反弹明显,全行业加大投入力度
随着疫苗接种工作推进,全球航空业早已出现回暖迹象,这可从企业财报、营运数据以及行业消息中印证。
近月,国际航协和《旅游经济学》发布后疫情时代旅客需求长期展望报告,显示人们在短期和长期都非常渴望旅行。预期到今年年底,全球航空乘客人数预计将恢复到 2019 年疫情前水平的 52%,到 2022 年达到疫情前的 88% 水平;到 2023 年则将超过疫情前水平,达 105%。
二季度,受到旅游业反弹的提振,美国的四大航司中有 3 家重新实现盈利,而唯一仍亏损的联合航空,亦有信心表示下半年将转亏为盈。
联合航空更于 6 月底宣布,将购买 200 架波音 737 MAX 客机,以及 70 架空中巴士 A321neo 客机,潜在总额高达 300 亿美元,从而迎接行业大复苏。

随着疫情缓和,航空旅行出现显著增长,飞机交付量也开始逐渐恢复。作为上游的空客发布 2021 年上半年财报,综合收入同比增长 30%,达到 246 亿欧元,主要反映出与 2020 年上半年相比更多的民用飞机交付数量。2021 年上半年,空客共交付了 297 架民用飞机,同比增长了 52%。
美国飞机制造商波音公司,亦缴出亮眼的成绩单,于二季度成功终结六个季度的连续亏损,整个上半年共交付了 156 架飞机,同比增一倍多。
至于中国由于疫情控制得宜,航空业反弹最快,并引领全球增长。根据民航局表示,上半年全行业共完成旅客运输量 2.45 亿人次,同比增长 66.4%,恢复到 2019 年同期的 76.2%。
种种迹象均显示整体航空业的景气已处在复苏阶段,以及业界对后续复苏的信心。
全球积极重启边境,大力推动航空业复苏
尽管前有变种病毒来袭,但无阻航空业见光明,主要在于各国政府积极重启边境,让经济尽快复苏。
英国方面,目前只要是从绿色名单出发的旅客均不需要隔离,其中包括美国和欧盟国家等。美国廉航公司捷蓝航空更为此首次开通了纽约至伦敦直飞航线。
欧洲方面,欧盟推出疫苗护照从 7 月 1 日开始生效,旨在促进欧盟内公民的自由流动,并逐步将范围扩展至非欧洲旅客。
根据报导,目前欧洲的区域航司的运力约为疫情前水平的三分之二,而 4 月份时仅为三分之一。
德国汉莎航空公司亦预期,北美航线可能会从夏末开始开通,而亚洲航线将从 2021 年底开始开通。

美国方面,本土复苏速度超出预期,美国航空还因为机师不足,被迫取消数百航班。
仍然,美国对边境管制相对严格,禁止大多数在过去 14 天有英国、欧洲 26 个申根国家、印度等旅行史的非美国公民入境。
不过于 8 月初时,有报导引述白宫官员透露,为推动旅游业复苏,美国拟允许接种过疫苗的外国游客入境。
因此,变种疫情虽然抑制了复苏进程,但在各国开放边境的决心下,也仅是延长了趋势,而从运力来看,北美、欧洲、拉美仍保持上升趋势。长期来看,航空市场重振的态势并未改变。

四、赢战复苏
总体而言,这次中报再次反映出中飞租赁的竞争力优势,一是业务保持稳定,主要在于机队以窄体机为主,以及租给以中国客户为主的优质航司,承压力强;
二是拥有多元化的融资渠道以及背靠股东的雄厚背景,资金实力强,促使负债率、融资成本持续下降;
三是,从根本上来说,走了契合国家发展的赛道,属于战略新兴产业中的细分市场。同时,中飞租赁抛开单一的租赁商资金主导的业务模式,选择资产为主,产融结合的道路,这些优势是奠定集团业绩持续向好的重要基础。
现阶段来看,虽然完全复苏的时间尚未明确,但唯一可确定的就是各国对开放边境具有非常大的动力,这将大机率决定了航空业的复苏速度。
中国市场蓄势待发,巨大需求与增长能力成为驱动航空市场上行的双引擎。Cirium 报告指,未来 20 年中国的年客运量将增长 6% 以上,增长速度位列全球第一 。中国也将成为飞机交付单一国别最大市场,占全球总交付量的 22% 左右,领跑亚太区。
海外方面,随着越来越多国家考虑放宽边境限制,将会加速全球航空市场的复苏,最终形成一个新的上行周期,利好航空板块,尤其是角色越来越重要的飞机租赁商。
对于中飞租赁来说,则可以依托以窄体机组成的优质底层资产,走在前面,在航空公司面对运力补充的当口提供最高效、最优化的机队规划及配置方案,率先拥抱市场复苏的机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