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东哥的共同富裕作业,怎么看?
港美股 · · 2021-08-27 · 股权代码:
可见未来一段时间,京东将继续大手笔的投入。
这一周,中丐股终于迎来了低位反弹,在企鹅连续回购4天的加持下,市场信心似
乎也在逐渐回复。
很有意思的一点是,之前大热的科技股女神“木头姐”也开始由空头转向多头,连续两天大手笔加仓京东,
在她自述的投资观点,也由“在西方投资者眼里,中国市场正在变得“没法投资”,怀疑政府对互联网突然失去了兴趣”的悲观态度转向了,
“从长远来看,我对中国并不悲观,因为我认为他们是一个非常具有创业精神的社会。”
资料来源:异界西红柿
果然,妈妈说“漂亮女人说的话不可信”,应该还要再加上一句“投资经理的话也不可信”。
当然,木头姐在几天时间内的态度转变,也间接说明中概股的这一波杀跌真的是一下把价值杀出来了;
而对于京东的最新财报,显然有特别吸引木头姐的地方,我们可以一起来尝试看看。
业绩
首先,还是回归到熟悉的业绩表现,
京东在这个季度交出了漂亮的营收增长。
财报显示,京东2021Q2营收2538亿元(人民币,下同),同比增长26.2%。
分业务来看,
京东零售业务营收2325.5亿元,同比增长23%,在总收入中占比约91.6%;
京东物流营收260.6亿,同比增长46%;
新业务营收69.6亿,同比增长60%。
各项业务的基本增长是较为出色的,即使对比去年的疫情时刻,仍然有较高的增速增长。
资料来源:京东21半年报
值得注意的是,京东的Non-GAAP净利润,
为
46.3亿元(超越市场一致预期35.8亿元);
而经营利润在今年大幅的调整,主要来自于
1.
对比去年同期京东物流的经营利润为21亿元,今年二季度则亏损3.6亿元;
2.
新业务(主要包括京东产发、京喜、海外业务及技术创新)的经营亏损从去年同期的11.7亿元扩大至今年的30.2亿元;
3.
未分配项目(包括股权激励费用、资产及业务收购产生的无形资产摊销、业务合作安排影响和商誉及无形资产减值)的经营亏损从去年同期的7.5亿元扩大至今年的23.1亿元。
时间的朋友
拆分来看,京东在这半年是持续加大了各项的业务的持续投入。
借用时间的朋友的话,“我们要投入那些不断创造长期价值的企业”。
可以看到,京东在这个季度继续加码了物流建设。主要用于长期加大网络基础设施、供应链技术研发等投入,以及进一步加大供应链解决方案及服务广度深度、扩大就业规模等;
截至2021年6月30日,京东物流仓储总面积约2300万平方米。一年间,京东物流运营的仓库数量增加了450个,这个数字相当于京东从2007年开始自建物流到2017年十年间的仓库增长总量。
还可以看到,在今天盘后的一则新闻。
明显,京东对于物流的渴望是相当惊人的。
而京东物流的外部客户收入
指标
也
非常值得关注
。上半年,外部客户收入同比大幅增长同比增长109.6%,达到265亿元,占总收入的54.7%,
达到一半
。
这意味着京东物流正在加速摆脱对京东集团的依赖。同时,整个快递行业面临的竞争也越来越激烈。
(同时,也是京东周转提高的秘密武器)
简单来看,京东物流
大幅的帮助
客户
提高供应链能力
,达到
1-2周,远低于行业通常的实施
周
期,即可快速获得最优的区域仓库数量和跨区仓库分配方案。(某母婴品牌客户跨区订单占比从接近40%降低至7%,从而实现次日达覆盖接近90%;同时,客户库存周转天数大幅减少48%,从而实现供应链效率的提升和总体运营成本的降低。)
从京东的发展历史看,基础设施的长期投入,势必会带来物流的亏损,但持续的投入也为京东带来了优质服务的核心竞争力。 通过持续十多年零售、物流、技术等基础设施的建设,京东帮助偏远地区消费者享受到高品质商品及「当日达」和「次日达」服务,服务触达 55 万多个行政村。今年 618 期间,全国 92% 区县、84% 乡镇实现当日或次日达。
这一份技术的投入,也使得京东今年 6 月 1-18 日大促期间的业绩十分优良,京东平台交易额 3438 亿,同比增长 27.7%,明显跑超 6 月电商行业 12% 的增速。
(可以看到,近几年大促GMV增长和营收增长同步性很强)
资料来源:公司财报、公告,海豚投研
同时,在新业务上,Q2京喜拼拼整体GMV约为37亿元,环比增长超300%;日订单量则在450万件(环比21Q1日均100万件),根据中信证券的预估,Q2社区团购单季亏损就超25亿元。
不过这一情况有望在三季度得到缓解,减少一定的亏损;可以看到,在刚过去的6、7月,京喜拼拼密集关闭了福建、甘肃、贵州、吉林、宁夏、青海和山西等多个省份,并减少了补贴额度。
(对比拼多多的中报,这个季度买菜业务的佣金收入环比也没有上涨,该业务的增长可能大幅放缓。而美团还没有公告业绩,就不得而知了。)
简单来说,在社区团购进入下半场后,叠加中央高层的想法,社区团购的短期内的大幅盈利是不被默许的,巨头们也都默契的做了减少投入的行动。
还有几件事情也同样的继续加大了投入:
扩大就业规模,
提高员工薪酬福利,
持续投入技术研发和基础设施,
让利合作伙伴和消费者。
细分来看:
财报数据显示,截至 2021 年第二季度末,京东总员工数近 40 万人。这是个什么概念呢?中国的大型互联网企业里,阿里 25 万人(其中一半是收购高鑫零售带来的),腾讯不到 10 万人,即便是国内的民营企业,华为 20 万人,顺丰 12 万人,京东的员工数也是第一位。不仅如此,40 万人,要比纺织、钢铁等传统制造业大型知名企业的员工数还多。
相比去年同期,京东增加了近 12 万员工。当然,40 万人不都属于上市公司部分,但上市公司部分除兼职人员以及实习生外也超过了 32 万名员工。
除了增员,京东还增薪,员工薪酬和福利待遇不降反增。
今年上半年,京东物流为 26 万一线员工支付的月平均工资支出超过 1.1 万元,同时还为快递员提供包括意外伤害商业保险在内的六险一金。(说实话,东哥真的有在做兄弟)
同时,京东近期还宣布,自 2021 年 7 月 1 日开始的两年内,将员工平均年薪由 14 薪逐步涨至 16 薪。
技术研发持续投入。自 2017 以来全面向技术转型,迄今京东体系技术投入已经近 700 亿。不得不说,这个 700 亿元的投入总额只用了 4 年半的时间,这个总数,甚至超过了股东利润的总额。这个做法,也确实很实在。
持续的技术投入,也有效地提升了运营效率。第二季度,自营商品达到 900 万 SKU 的基础上,库存周转天数进一步降至 31 天,履约费用率降至 5.8%。
过去行业分析总认为京东自建仓储,很难降低履约成本。但实际上,京东这部分的成本下降得很快。这是一笔长期的账。
反馈到公司层面上,数据表现十分优异,京东 900 万 SKU 自营商品,远超过全球零售巨头 Costco 和沃尔玛(虽然线上有天然的优势);但即便如此,京东二季度库存周转天数 31 天,远低于沃尔玛的 42.7 天以及亚马逊的 44.6 天。
估值
反映到股价层面,今年以来,在三家电商中,京东的表现可谓十分优秀,仅跌了13%。
资料来源:雪球
对比PS表现,是三家内最低的。
由于京东属于传统的重资产公司(对标沃尔玛),更多的是做自营业务,相当于中间商,对比阿里和拼多多的平台撮合型业务(轻资产),自营业务已经相对成熟,而目前的PS反映也较为合理。
资料来源:理杏仁
对比PE的话,也和阿里同样到达20倍,处于互联网行业平均水平,已经在合理水平。
资料来源:理杏仁
再来看历史PE,目前也在历史低位,然而,整个行业发展其实都处于成熟阶段,相对来说,还是很合理的。
资料来源:理杏仁
结语
总的来说,以往在投入方面一向谨慎的京东,在这次财报季大手笔的投入,也是在为未来的竞争做出充足的准备。(相对来说,对比腾讯投入100亿搞芯片,京东投入物流的建设对于自身的帮助更大)
就在今天收市后,又传出京东接近就收购中国物流资产(1589.HK)的控股权达成协议。
可见未来一段时间,京东将继续大手笔的投入。
而这次政策强监管下,一直以来标榜自我为实体经济公司的京东,显然是一名十分受益的三好学生。
可以看到,品牌商家“二选一”的政策解除,也让许多大牌都在今年回归京东。(二季度京东POP业务实现高于自营业务9%的营收增长,手机POP业务的618增长超过100%。)
同样,在这个电商旺季,京东的用户增长情况表现也算不错:相比一季度淡季2800万净增年活买家数,二季度这一数字达到了3200万,同比增长27%(明显高于阿里国内零售平台同期新增1700万的规模),年度活跃用户达5.32亿。这其中,超过 70% 的活跃用户所购买的商品被送达三至六线城市,下沉策略相当有成效。
对于政府管理者,京东整体所创造的社会价值,是远远大于那些企业仅限于流量和交易环节、但却获取高额利润的平台经济模式。在共同富裕政策的指导下,不断对社会产生价值贡献的企业,未来也会有巨大的价值回流,这可能也是百年企业的立身根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