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部份个股出现较大的回调,主要在于中报业绩不符合预期,或是下半年指引不佳,所以挑了几只过往关注过的简单更新一下。
小米Q2总收入和经调整净利润均创单季度历史新高,但股价仍然跟随大市大跌逾4%。
小米Q2营收877.9亿元,同比增64%,市场预期850.07亿元;经调整净利润63.22亿元,同比增87.4%,市场预期54.98亿元。
其中,有三点比较值得留意,一是小机业务增速非常强劲,背后除了华为被限芯外,小米自己也争气,在欧洲市场的占有率达到了28%,高居第一。全球市场占率16.7%,排名第二,仅次于三星。
二是广告业务继Q1后继续创历史新高,Q2收入45亿元,同比增长46.2%,而Q1为39亿。一方面除了广告行业复苏,另一方面也因全球用户规模扩大,令预装、搜索等广告收入持续提升。
三是境外互联网收入11亿元,同比增长96.8%,主要由于海外MAU的提升以及服务能力的深化。
至于IOT业务表现继续平稳,Q2收入207亿元,同比增长35.9%,基本在预期内,没有大惊喜。
小米的财报其实表现优秀,但由于市场担心芯片短缺的问题,所以股价收跌,这个问题其实也影响很多行业。但如果只看短期的话,意义其实真的不大,应该更重视长期的增长故事。
长期来看,公司重点还是在于在线渗透率提升、互联网收入、以及境外业务。不过,小米宣布以7737万美元收购自动驾驶技术公司Deepmotion,在电动车这块业务上,暂时还是看不清小米的前景。
.........
瑞声科技大跌逾13%。公司上半年实现营收86亿元,同比上涨9.9%,净利润为人民币9.21亿元,同比上涨187.4%。
大跌原因在于两点,一是毛利率下滑,从Q1的31.1%下滑至25%,低于市场预期的28.7%,二是管理层对Q3的毛利率保持谨慎,但表示在新产品的盈利能力可能会有所提高下,Q4有望回升。
Q2毛利率下滑,主要来自声学和触觉主要客户方面的定价压力、以及较低毛利率的光学模块业务快速增,而Q3继续承压相信也基于上述原因。
此外,由于6P镜头领域激烈竞争,公司将采取以价换量的政策,这意味会出现增收不增利的情况,这点市场比较忌讳,也直接反映在股价上。
虽然公司股价自6月开始回调,目前也回到了上半年的振荡区间,但短期也看不到有什么催化剂。
.........
周黑鸭中期业绩亏转盈,净利润为2.3亿元,而上年同期净亏损4219万元,营收则同比增长60.8%至14.5亿。
早前说过公司的逻辑在于加盟店故事刚开始,开店速度有望超预期,带来营收的快速增长。
当时的股价也一度累涨逾30%,但可惜的是大股东于6月减持,引发市场一片的质疑声音,虽然股东出来澄清减持主体为老股东集体持股平台,但仍然无阻股价回调逾40%。
但从中报业绩来看,增长逻辑确实是成立的,营收的60%增速,一半来自自营门店,另一半来自特许经营。
上半年开店数量约500间,目前门店总数达2,270间,直营1,161间,特许经营1,109间。年初年报业绩会预计今年全年开设800-1000家门店,未来三年合计开设4500家。
虽然增长故事仍在,但高位减持伤透了不少基金的心,相信短期股价也难以回到高位。
.........
奈雪的茶上半年实现营收21.26亿元,同比增长80.2%;实现经调整净利润4820万元,去年同期净亏损6350万元。
公司的重点在于Pro店的扩张,基于利润率较高。2021-2023年公司计划新开门店300、350、350家及以上,其中70%为奈雪Pro门店。
截至6月底,公司在74个城市拥有578间奈雪的茶,均为自营,其中PRO店于上半年净开49间,目前达到50间。
从上半年门店经营利润从看,第一类PRO店(开在购物中心)达到21.7%,第二类PRO店(高级写字楼、住宅社区)为15.5%,而普通的门店约为19.9%。
整体的门店经营利润率为19.2%,较2020年全年提升7个百分点。
但由于去年受疫情影响,数据可比性不大,而根据公司表示,第二类PRO店未来有望获得远优于购物中心的租金条件,意味成本将会下降,推升利润率。
随着PRO店数量增加,营运数据持续优化,相信下半年对股价的催化作用会更大。
但长期来看,最终还是会遇上海底捞的问题,门店数量持续增加,但翻台率亦持续下滑,形成一个恶性循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