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 IP 游戏生态战略,重新审视中手游的估值逻辑
港美股 · 嘉欣 · 2021-08-24 · 股权代码:00302.HK

越涨越便宜,这说明中手游的业绩非常的好

今年的港股波动特别大,1-2 月份南下资金还在抢占定价权,恒指轻松突破 3 万点;到了 7-8 月份,恒指就进入了技术性熊市,大量蓝筹股从高位腰斩。

这再一次证明了,好公司不等于好股票。

与此同时,很多业绩优异,但是没有被充分挖掘的股票,却悄悄地涨了起来。比如说中手游,今年以来,其股价已经从 2.6 港元上涨至 3.6 港元,涨幅 38.4%,轻松跑赢众多大蓝筹。

更厉害的是,即使上涨了这么多,其估值却只有 11 倍 PE,比年初的 27 倍 PE 还要便宜,真的是越涨越便宜的股票,这说明中手游的业绩非常的好。

那么现在的中手游,和以前有什么不一样呢?

一、业务转型

今天,中手游发布了 2021 年上半年的业绩,根据财报显示,其上半年的营收从 17.14 亿元上升至 21.8 亿元,同比增长 27.2%;归母净利润从 2.88 亿元上升至 3.935 亿元,同比增长 36.8%。

其中收入来源分为三个部分,分别是发行业务、游戏开发业务和 IP 授权业务,各项业务的收入分别是 15.25 亿元、5.67 亿元和 8780 万元,分别同比上涨 2.4%、156.8% 和 2012.6%,营收占比分别为 70%、26%、4%。

从收入的角度看,中手游的收入分布趋于均衡,对营收增速贡献最大的游戏开发和 IP 授权业务均实现了成倍增长。

过去,中手游给人的印象更多是IP 发行商,通过将授权或者自有的热门 IP,打造成游戏产品,再通过各大渠道发行。

这种模式的好处是 IP 游戏有流量基础,容易起量,可以确保可观的利润回报。最好的例子就是中手游去年推出的《射雕英雄传之铁血丹心》,由中手游自主发行,IP 本身有影响力,借助中手游丰富的发行经验,一发行就冲上了畅销榜前 10 的位置,给公司带来了可观的回报。

但是这个模式也有缺点,非自营的 IP 在授权的时候需要支付一笔高昂的费用,同时部分 IP 授权方监修流程长,拖慢了产品周期,影响了利润。例如 2014-2015 年就出现过行业疯抢日本知名 IP,导致 IP 费用太高,后续产品难产的事情。

所以,近几年中手游开始向上游转型,更多的去研发运营自有 IP 产品。

2018 年,中手游以 2.13 亿元收购北京软星 51% 股份,获得使用台湾大宇所有 IP 的权利,其中包括《轩辕剑》、《仙剑奇侠传》、《大富翁》等知名 IP。然后在今年 8 月初,中手游更是以 6.41 亿港元全面收购北京软星的全部股份,获得这些 IP 在大陆的所有权益。

这样做有几个好处:

首先,公司在 IP 上的研发和运营更具灵活性。从 2018 年起,中手游与北京软星共同梳理了各个 IP 的世界观,相继推出了《仙剑奇侠传幻璃镜》、《仙剑奇侠传:九野》、《大富翁 10》、《仙剑奇侠传 7》等新作,未来还会推出更多的作品,深入挖掘出 IP 的潜在价值;

其次,公司在 IP 上的投资,从费用转变为资产。从今年的财报我们可以看到,中手游的 IP 授权业务,收入为 8780 万港元,同比增长了 20 倍。收购回来的 IP,不光中手游自己能用,还可以通过授权给其他厂商,赚取授权费。

在当今这个大放水的时代,货币不稀缺,资产很稀缺。IP 作为一项资产,假如运营得当,未来每年都能为公司创造可观的收入。

在收购北京软星后,中手游也通过国宏嘉信资本,开始投资和培养自己的 IP,目前已经和超过 100 家优质开发商制定了合作计划。

通过向上游 IP 的发力,中手游已经从游戏发行公司,转型为游戏生态型公司。

经过多年的运作,中手游积累了丰富的研发和发行功底。在研发上,中手游不断扩展研发团队,2021 年研发人数将比 2020 年增加近一倍,达到 800 人,平均每年可以推出 30 款以上的游戏;在发行上,中手游和腾讯、字节跳动等顶级平台合作顺畅,B 站是中手游的股东,中手游自身又有丰富的发行经验。

再配合上在 IP 端的发力,未来中手游可以推出从 IP,到研发,再到发行的生态体系,不断推出优秀的游戏作品,抹平周期性,同时每个环节又具有盈利能力,提升中手游的投资价值。

二、海外业务

除了业务转型,中手游的增长也与海外业务密切正相关。

今年上半年,中手游的海外业务收入规模达 2.19 亿元,同比增长 62 倍,取得了突破性的成绩。其中,中手游的爆款产品《新射雕群侠传之铁血丹心》在上线首日即登入苹果商店免费榜第一名,6 月份登陆新加坡及马来西亚地区,上线首月也获得苹果商店免费版第一名。

能在海外业务取得成功,离不开中手游采用的精准策略。产品方面,优先选择经过国内市场验证的优质爆款产品;发行方面,注重深度本地化和品效合一的打法,有利于释放海外市场的巨大空间。

今年下半年,中手游将继续大力拓展海外市场,将优质的产品比如《新射雕群侠传之铁血丹心》、《斗罗大陆 - 斗神再临》等,推广至越南、韩国、泰国等市场。

未来,像《真 · 三国无双 霸》、《全明星激斗》等新款游戏,也将陆续登陆海外地区,相信在公司的运营下,依然会有好成绩。

三、投资价值

总结过往游戏公司的表现,我们可以发现一个明显的规律:游戏公司的投资价值会随着爆款游戏的表现而上下波动。

当一家公司出现一个爆款游戏时,估值会相应的拉高;当爆款游戏进入生命末端,而公司又未能及时推出新的爆款游戏时,估值又会被压得很低。

其中最明显的例子是 IGG,这家公司的市值在过去几年坐了几轮过山车。2016 年公司刚推出《王国纪元》,市值随之高涨;到了 2019 年,《王国纪元》流水停止增长,市值又很快回落。

由于业绩波动较大,IGG 估值目前仅为 6 倍 PE。相反,A 股的吉比特,凭借着手游《问道》多年来稳定的表现,估值中枢一直在 20 倍 PE 左右。

而对于中手游来说,得益于其 IP 游戏生态型属性,其周期性已经靠 IP- 研发 - 发行这套生态体系烫平。从 2017 年到现在,其收入从 10.13 亿元增长到 38.2 亿元,经营溢利从 2.64 亿元增长至 7.65 亿元,每年都在稳定的增长。

对于目前的中手游来说,有几个值得关注的投资亮点:

1 估值便宜。目前中手游的动态 PE 仅有 11 倍,不光低于市场平均水平,也远远低于同行。市场的资金都在追逐光伏、新能源,对于其他领域的成长股视而不见。

2 增长明显。中手游不只有便宜,其成长性和持续性是明显的。过去 3 年净利润的 CACG 达到了 42%,今年也有不少值得期待的新品爆发,比如说上面提到的《航海王热血航线》,目前仍然是一个爆款,在 App Store 畅销榜排名前列,今年的营收应该会不错。

综合来看,市场并没有充分认识到中手游的价值,随着中手游的成长性逐步释放,价值有可能迎来重估。今年到现在 38% 的涨幅,也许就是部分聪明钱提前布局了。

四、监管风险

对于游戏公司来说,除了业绩之外,监管风险也是一个需要仔细考虑的点。今年一篇 " 精神鸦片 ",就让整个市场突然大跌。

整理今年监管层针对教育、房地产、互联网等行业出台的政策,我们不难发现,核心点有两个:

1 生育率。过高的生活成本影响了生育率,所以房地产、教育等行业要受到监管;

2 反垄断。部分行业的垄断,抑制了创新,加大了内卷,消耗了过多社会资源,同时部分人群收入过高,也影响共同富裕。

那么这些监管,对于中手游来说有风险吗?我认为影响相对较少。

首先,游戏行业对于生育率的影响并不大,相反,游戏的充值方式鼓励富人多充钱,有助于共同富裕;

其次,中手游的运营没有垄断行为,相反,假如行业要反垄断,中手游反而能从中得益;

第三,中手游转型后,收入更加均衡,并不会出现某一款游戏被影响,而收入受影响的情况。

其实,游戏行业在 2018 年的版号风波后,监管已经很完善了。游戏玩家基本都要实名制,游戏中也都做了对未成年人的保护,游戏内容也进行了规范,对社会的负面影响相对较小。

同时,游戏作为最低成本的娱乐方式,对民生来说是有益的,近年我国大力发展游戏出海,未来也是我们文化输出的一个重要途径。

回到中手游身上,中手游一向重视社会责任,也一直在努力回馈社会。比如说今年 4 月份,中手游和多个山区合作,建立 " 筑梦图书馆 "。

今年 7 月份,河南发生水灾,中手游紧急驰援河南暴雨灾害,为河南省慈善总会捐款人民币 100 万元。

履行社会契约方面,中手游未成年人保护成效初显。旗下运营的全部游戏均接入了实名认证系统、防沉迷系统以及游戏适龄提醒,并严格实行未成年人分级游戏限制措施。

肖健在本期财报会议中也重点提到,2021 年 H1,18 周岁以下未成年玩家流水仅占中手游国内游戏收入的占比约为 0.026%。

今年,中手游还被人民网主办的 2021 游戏责任论坛评选为 " 社会责任表现相对突出企业 ",可以说是得到了监管层的认可,市场风险相对较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