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关于我们
如何掏空上市公司?
其他 · 初善君 · 2019-09-26 · 股权代码:
成年人只看利益,在利益面前,很多时候,上市公司是控股股东予取予求的乖女儿:缺钱了,就找上市公司,直到把上市掏空为止。
作者:初善君
来源:初善投资
我们都知道,在
A
股,虽然说股东的权利是一样的,不可否认的是在大股东面前,小股东基本没有话语权。同时上市公司都是大股东最优质的资产,是大股东最漂亮、最可爱的女儿,对于这种漂亮可爱的女儿,大股东怎么愿意与大家共享呢。
成年人只看利益,在利益面前,很多时候,上市公司是控股股东予取予求的乖女儿:
缺钱了,就找上市公司,直到把上市掏空为止。
掏空上市公司真的太简单了,手段繁多,防不胜防:野蛮一点的直接强占上市公司的货币资金,温柔一点的转移上市公司货币资金,隐蔽一点的通过关联交易或者担保输送利益。此时上市公司是控股股东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取款机,而小股东只能变成受气的小媳妇,默默忍受,即使反抗一下,可能只会激发了控股股东的狼性。
今天初善君用活色生鲜的案例跟大家分享一下掏空上市公司的手段。我们初善的原则就是
:
初善出品,必属精品。
1、
强占上市公司货币资金
公司上市后,可以
IPO
、增发、配股募集资金,可以发债、银行借款等等债券融资,过去那么多年,监管不那么严格的时候,很多上市公司都募集了大量的资金,成为了名副其实的白富美。
此时此刻,作为白富美的控股股东,自然把魔抓伸向了这些无人看管的上市公司,占用的方式也是百花齐放,不断地推陈出新,从最开始通过其他应收款借钱给控股股东,到通过预付款隐蔽的转移给控股股东,再到购买理财产品等等,体现在报表里包括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和投资款等等。
比如
st
华泽,
2015
年年报显示其他应收款余额高达
18.62
亿元,当年净资产不过
12.57
亿。查看明细发现,几乎全部是应收陕西星王企业集团有限公司的款项,其中
13.84
亿的余额账龄为
2-3
年了,星王企业集团有限公司就是华泽钴镍的大股东,实际控制人。
数据来源:
2015
年年报
截止
2018
年半年报,这个钱大股东还是没还,倒是已经计提了坏账准备
7.72
亿元,剩余仍有
7
亿元左右,,很显然星王集团无力还钱,华泽钴镍也早早变身
ST
华泽。再后来,
ST
华泽变成了华泽退,华泽钴镍这个白富美的
A
股之路结束了。
数据来源:
2018
年半年报
其他应收款大股东占用的例子非常多,比如中珠医疗
2018
年年报显示,其他应收款里控股股东中珠集团占用了
9.38
亿元,也已经被证监会立案调查了。
数据来源:
2018
年年报
在隐蔽一点,就不是往来款这么简单地操作了。比如藏格控股
2018
年年报显示,其他流动资产里有
13.94
亿元的资产管理计划收益权,很多人一看就觉得这是个理财,说明公司很多钱,还拿出
13.94
亿做理财呢,赶紧买买买。
数据来源:
2018
年年报
殊不知都是数字游戏。
2018
年
12
月,公司表示,在未经董事会、股东大会审批的情况下,藏格控股全资孙公司上海藏祥贸易有限公司将
18
亿元支付给深圳市金瑞华安商业保理有限公司,名义是理财,实际钱流进了大股东控制的企业,即构成了实际控制人占用上市公司货币资金。
此外还可以再隐蔽一些,就是康得新大股东的现金管理协议。康得新与大股东康得投资集团和北京银行西单支行违规签订了《现金管理合作协议》,根据《现金管理合作协议》,资金实时集中,子账户一旦收到款,就在第一时间实时向上归集到母公司账户中,子账户记录有资金余额,其实一无所有,当子账户发生付款时,母公司账户实时下拨资金,同时扣减该子账户上存资金余额。也就是说对于康得新账面有
122
亿现金,实际上这个钱已经被大股东占用了,但是通过传统的审计动作很难发现。
所以作为投资者,初善君强调一定要会看报表,注意往来款,包括:其他应收款、预付账款、其他应付款、其他流动资产等,如果这些科目余额占比较高,一定要了解其构成,防止钱被大股东占用。
2、
通过关联交易骗钱
初善君一直说,小心关联交易。
自己人跟自己人做买卖,嘴里说公允,身体更诚实,被搞了还给对方数钱的事儿太多了。不过跟一般野蛮强占不同,大家都是文明人,控股股东会想方设法的变着花样的从上市公司弄钱,直到把上市公司掏空为止。这里面比较隐蔽的就是关联交易,以销售产品、提供服务但无商业实质的名义把赚钱转走。
比如
*ST
天马(
002122.SZ
)。
2017
年
12
月
26
日、
29
日,
st
天马与深圳市东方博裕贸易有限公司签订
13
份合同,向东方博裕采购钢材、机器设备等产品,合同签订后
*ST
天马就预付了全部
6.66
亿元采购款。
2018
年
2
月,
*ST
天马就其中的
11
份合同,与东方博裕签订补充协议,约定其中
5.666
亿元采购款,应于
2018
年
9
月
30
日前交货。
此时此刻,该金额在预付款里面。看公司
2018
年半年报可以发现,预付款余额高达
9.69
亿元,其中
6.67
亿为预付深圳东方博裕贸易有限公司的钢材及机器设备采购款。
数据来源:
2018
年半年报
然而到了
2018
年
9
月
5
日,
*ST
天马与东方博裕解除合同,并要求对方退还
6.66
亿元资金。但是截至
2019
年
6
月底,东方博裕既未交货,也没有退款。后来被证实该资金被公司大股东喀什星河创业投资有限公司占用,核算科目也来到了其他应收款,至于能不能收回来,你想想泼出去的水怎么收得回来呢。
数据来源:
2019
年半年报
3
、收购大股东资产
初善君一直强调收购关联方资产的行为一定小心。
上市公司作为白富美,钱多人美,大股东一定回想着以合理的方式把钱转走:
把一些资产包装后卖给上市公司
。这种大股东左手转右手的行为,投资者不仅不反对,还敞开怀抱欢迎,以为有优质资产注入了,岂不美滋滋。
也不想想,好的资产是另一个白富美,控股股东自己控制还来不及,怎么会跟你们分享。可惜的是资产质量究竟如何只有等到三五年后才知道,到那时候,股东早就换了一批,没人关心当年的高价注入资产了,留给上市公司的又是一地鸡毛。
更有甚者,并购非关联方资产,然后私下签订抽屉协议,钱到手后,
“豪绅的钱,如数奉还,百姓的钱,三七分账。”防不胜防。不然你们认为哪有那么多的商誉减值呢,还不是那些年百姓被骗的钱。
有朋友会说了,有些时候是股份支付啊,并没有支付现金。是啊,没有现金,支付了股份,所以后面那么多减持啊。
这里举个经典的例子,凯迪生态收购控股股东资产的事情。
在
2010~2011
年的时候,凯迪生态花了
3.92
亿元收购了控股股东阳光凯迪的五家发电厂,后来业绩承诺未完成,
2013
年阳光凯迪又以
4.42
亿元的价格将五家电厂全数回购。看似有溢价,只是这溢价的收益率有点低。
2015
年凯迪生态以
68
亿元价格(约
1
倍
PB
)购入控股股东凯迪集团所有新能源相关资产,包括
87
家生物质电厂(作价
32
亿元)、
5
家风电公司和
1
家水电公司(作价
5.5
亿元)、
1000
余亩林地资产(作价
25.6
亿元)。
此次收购中,凯迪生态的控股股东阳光凯迪收获了
2.81
亿股股份和
16
亿元现金,中盈长江(同一控制人控制)获得现金
18
亿元。
最控股股东蹂躏的凯迪生态现在变成了
*ST
凯迪,未来大概率还要变成凯迪退,从白富美变成了屌丝女,无比可惜。
4
、违规为大股东担保
担保这条路看似风险不大,但是如果大股东瞎搞的话,甚至恶意拉上市公司下水的话,作为上市公司的小股东,完全可以用无能为力来形容。
比如
ST
新光,公司
2019
年
6
月
17
日披露,截至
2018
年
12
月底,已逾期未起诉的担保金额高达
36.1
亿元。
比如
*ST
刚泰,公司
2019
年
5
月
9
月披露,
2016
年
11
月至
2018
年
6
月,在未履行相应决策、信披的情况下,公司为实际控制人、控股股东及其一致行动人等借款担保,担保本金合计达
42.77
亿元。
比如富贵鸟由于公司前期存在大额对外担保及资金拆借,相关款项无法按时收回,无法按期偿付到期应付的回售本金及利息,
“
14
富贵鸟”构成实质性违约,也就意味着公司被大股东掏干了。
5
、恶意分红
虽然分红是好事,但是当大股东缺钱的时候,会恶意分红。怎么理解恶意分红呢?这是初善君新设立的名词,指上市公司实现了
1
亿的净利润,却要去分红
2
亿,而且账上货币资金并不充足,大额分红可能导致上市公司陷入流动性危机。
比如
ST
银亿。
2017
年年报披露后,公司实现净利润
16.01
亿元,扣非后仅有
5.8
亿元,但是公司大额分红,表示钱多速来,提议按
40.27
亿股的总股本为基数,每
10
股现金分红
7
元,合计现金分红
28.20
亿元,相当于当年净利润的
1.66
倍左右,扣非净利润的近
4.9
倍,股利支付率高达
176%
。要知道公司之前股利支付率没有超过
20%
,算是铁公鸡了。
而且公司并没有向辅仁药业一样,拿不出钱,事实上公司
2018
年
6
月确实大额分红了。然而仅仅过了一年,
2019
年
6
月
21
日,上市公司表示没钱还债了,真是他么的人才,其债券“
16
银亿
05
”、“
15
银亿
01
”,先后违约,涉及本金
5.22
亿元、
2.99
亿元,
7
月
11
日继续违约
4
亿债券。
所以
*ST
银亿的分红事后看,肯定是大股东遇到流动性问题了,把上市公司的钱分走了,要知道
ST
银亿的大股东持股比例高达
78%
,
22
亿分红款进了大股东的腰包。
这就是典型的恶意分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