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聊到市场需要管理层出来安抚,结果便出现了各种喊话对资本市场要有信心。
其中一个来自彭博社的消息为主要关键点,大意是证监会领导昨晚召集了各大投行高管召开了电话会议,解释这次教育政策是对针对性的,无意伤害其他行业。
既然上面管理层那么重视这次大跌,相信外资的担忧缓解了不少。
事实上,从昨天外资已经北上净流入来看,可能大部份基金根本没有所想的那么担忧,而需要控制风险的都大多已经于这几天布局完成。
相比下,南下资金却是铁了心撒离,已经连续9天净卖出,在今天大涨的背景下也是流出达40多亿。
换个角度看,南下资金这轮根本是搬石头砸自己脚,而外资却在抄底。年初抄顶直到现在割肉,当初夺取定价权俨然成为了一场反智闹剧。
港股定价权大多在外资手上,这情况也会一直存在,所以先不要妄想改变这生态,要对市场敬畏才能生存下去。
.........
今天整个市场好猛,个股涨幅不到13%的,进不到前50大,也不好意思讲出来。
对于修复行情基本没有什么好说,而假设造成市场恐慌性下跌的因素已经解除了,那市场大机率还是会按原来的逻辑继续运行。
于大跌中,造型维持最好的都是锂电、芯片、光伏、新能源汽车等主线板块,而且他们本身都是政策鼓励的方向,考虑到经历这次政策危机,资金说不定还是会继续抱团。
目前科技和制造是机构当前的共识方向,机会相信还会在里面,但交易位置其实并不舒服。
另一方面便是周期股,很多产品在碳中和的框架下被限制了产能,而下半年环比利润也有望会逐步恢复,至于航运股仍然是值得关注。
市场经历了大幅反弹后,按理其后还会有反复震荡以及波动,后面的行情,只能根据成交量和赚钱效应再做应对。
最后,盘后传出了滴滴被私有化的消息,刺激其股价涨超30%。上市才刚一个月便私有化,条例上不知会否允许,但公司已经在美国被集体诉讼,也不差这事。
如果真的私有化,安全问题也得以解决,回到港股上市也能刺激交易量,相信是最好的结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