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宏汉霖(2696.HK),即将复制信达君实大涨之路的创新药股?
港美股 · 丫丫小巴 · 2019-09-25 · 股权代码:

如今,又一只创新生物药股——复宏汉霖马上要登陆港股市场,如何看待这个同样声名显赫的创新药新星呢?


创新药股在港股一向表现分化极大,例如君实和信达,上市以来都取得了不俗的表现。
 
而如华领医药,歌礼制药,百济神州,基石药业,迈博药业等,上市以来表现都平平。
 
造成分化的原因,主要还是由公司质地及前景所决定的。
 
如今,又一只创新生物药股——复宏汉霖马上要登陆港股市场,如何看待这个同样声名显赫的创新药新星呢?
 
一.公司简介
 
公司前身是刘世高博士与姜伟东博士创立的汉霖制药,后来在复星医药的注资后,变为复宏汉霖,直至如今,复星医药依然是公司的大股东,上市后依然持有公司五成股票。




 
公司主营生物制药,当前上市的产品有首个国产利妥昔单抗汉利康,这也是中国的首个生物类似药。目前在售的汉利康,上市1个月内已经产生一千三百万左右的销售额,预计今年内的销售额将达到1亿左右。
 
按照患者数目,目前价格以及国外生物类似药的市场参考,利妥昔单抗类似物未来仍将有10亿以上的市场空间。作为市场领先者,公司理应占有较大的市场份额。
 
而公司还有多个生物类似药也准备陆续上市,且进度靠前。如曲妥珠,基本可以确定又是首发,阿达木,贝伐珠进度都在前五,这些药物都是原研几十亿,类似药也过10亿市场空间的大品种。公司的业绩将在几年内随产品获批稳步上升,几个类似药带来10亿以上的销售额,这个是大概率事件。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当然,如刘世高博士所说,生物类似药只是第一步,公司的未来仍是要搞创新,公司目前也在快马加鞭建设创新药管线,如本次募资,50%的资金投向都是PD-1及联合疗法,我们有理由相信,公司仍会是生物制药领域里面最具潜力的公司之一。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二.创新or仿制?
 
当然,对于目前的公司,大家可能担忧的一点是公司只有生物类似药,而在创新药领域有点落后了,跟不上恒瑞信达百济这些第一梯队了。
 
但这个观点是经不起推敲的。
 
虽然生物类似药的壁垒要低于创新药,但复宏汉霖的生物类似药市场不只在国内,公司还打算进军全球,全球医药市场是中国的十倍,一家世界级生物仿制药企的天花板依然远高于出不了国门的创新药企。
 
从这点看,复宏汉霖几款药物的销售额依然可期。目前即将获批的曲妥珠在全球多个地区都有做临床,而曲妥珠原研药全球范围内的市场空间高达60亿美元,如果未来能在仿制药里成功分一杯羹,其收益都是极大的。
 
当然,公司也知道创新药才是未来的大方向,PD-1等创新药也在路上,考虑到公司背靠复星医药强大的销售能力以及生物类似药上市后带来稳固的现金流,我们也应该相信,创新药领域复宏汉霖同样不会缺席。就在招股一天复宏汉霖宣布授予KG Bio复宏汉霖抗PD-1单抗HLX10的首个单药疗法及两项联合疗法在东南亚地区10个国家的独家开发和商业化权利,此次交易预计可达6.5亿美金
 
虽然,目前医药行业,尤其是新兴的生物类似药药和创新药领域,竞争看起来很激烈,随便一个靶点,都有几十家公司在布局。但实际上,很多公司都是有心无力,有些是技术不到位,有些是没钱投入生产线,有些是后续商业化跟不上,真实的竞争状况没那么悲观。
 
比如丽珠医药,单抗说了那么久,最后还是只有投入没有产出,渐渐在生物类似药这个领域掉队。又比如海正药业、沃森生物和华海药业,同样有着做生物药的雄心壮志,同样有着不错的生物类似药储备,然而最后的结果又是不得不抛售资产——钱不够了。生物药较高的资本开支需求,压得这些公司透不过气。
 
对于这些潜在的生物类似药或者创新药竞争,大家或许高估了其竞争激烈度,无论是生物类似药还是创新药都是如此。
 
销售,技术,钱三者都缺一不可,三者兼具的公司寥寥无几。
 
复宏汉霖目前是中国生物类似药领域的no.1,能从这个跑道中拿下龙头位置,就能说明公司三方面实力兼具。
 
我们也应该给予龙头更多的信任,生物类似药跑道没那么差,还是比仿制药要好。而公司进军创新药领域,差距没有想象中那么大,国内的公司大多是在跟随模仿,不是什么独家创新,迎头赶上并不困难,尤其是复宏汉霖三个必要元素兼具,且这几大类似药上市有不俗的现金流支撑,发展道路上的阻碍将比许多同行都将少得多。
 
所以,中国医药行业的未来中,复宏汉霖依然是稀缺的几个标的之一。
 
目前公司上市的市值大概在260-310亿港币左右,与最后一轮融资估值相差无几,公司也认为,已经给予投资者适当的空间。投资中国医药行业的未来,可不要轻易忽视掉这家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