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宝盛华(2180.HK),人力资源蓝海市场的种子选手
港美股 · 丫丫小巴 · 2019-09-16 · 股权代码:

下一个recruit?

近段时间在港股IPO的公司中有一家挺有意思的公司,万宝盛华。
 
该公司从在美上市的母公司中拆分而来,将大中华区业务单独在港股上市。
 
该公司主营人力资源服务,随着现今中国公司组织架构的发展,以及日渐失衡的就业供需,人力资源市场无疑蕴藏着巨大的机会。
 
虽然,人力资源服务的商业模式大多是中介和咨询,看上去并不是特别好的生意,然而在日本,人力资源领域却成就了recruit这样千亿市值的巨头公司。
 
因此,对于刚刚上市,市值只有20亿左右的万宝盛华,对于仍在高速发展阶段的中国人力资源服务公司,我们理应探清他们的成长性。
 
1. 业务介绍
 
公司主要的业务人力资源服务,即为雇主及求职者提供相应的服务,目前的业务收入占比中,最大的是灵活用工,占比超过80%。简而言之,灵活用工就是人才外包,即为企业提供大量短期外包雇员的服务。
 

资料来源:网络
 
现代社会许多企业的发展存在不确定性,短期通过招聘外包员工扩张,将有效降低公司的财务风险。
 
在发达国家,灵活用工的模式已经相当正常。事实上,万宝盛华的灵活用工业务收入,大部分仍是集中在港澳台湾地区,而内地地区的灵活用工业务市场,可以说仍是一片蓝海。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从公司目前的披露信息看,公司服务的客户企业有近22000家,而其中使用灵活用工的客户仅有千家左右,仅从存量客户的角度,公司灵活用工业务的渗透率提高还有相当的潜力。
 
而公司IPO所得的款项,将用于在大陆地区继续扩张业务范围,目前公司的灵活用工业务人大多集中于一线城市,而二线城市仍相对空白,在进行扩张以后,预计公司的业务仍将获得较高的增长。
 
从公司披露的最新的中报可以观察到,公司的成长也确在验证逻辑,2019H1,公司收入增长31%14.4亿,而扣除上市费用后的净利润也增长39.8%0.56亿。假设以这个利润计算动态市盈率,则公司的市盈率已至大概17倍左右。
 
而结合公司的股价,目前的股价仍在上市发行价附近,并未有较大的上涨,市场似乎并未反应中报所体现的的成长,从这点看,也许现在就是2180的低估时刻。
 
2. 风险
 
不过,对于万宝盛华这样的人力资源公司,市场也许也正在顾虑一些风险,才导致股价迟迟未动。
 
虽然线性对比recruit,或许看出来有巨大的市场空间,但另一方面,中国市场过多的竞争对手,也让这个市场的未来兑现变得比较不确定。
 
从公司的招股书上披露,目前这个市场参与者众多,公司在灵活用工领域的市占率仅为1.32%。而在人力资源市场的其他领域,如猎头,招聘外包等,竞争者就更多了。而参照欧美成熟地区的市场分布,其实同样,龙头市占率不高,最高仅为5-6%。这是一个分散市场,所以,在这么一个分散的市场中,经常需要面临各种各样的竞争,稍有不慎,就会被市场所抛离。
资料来源:招股说明书

 
另外,在公司主攻的灵活用工市场,同样面临几个强劲对手,例如A股的科锐国际,即将上市的人瑞。

从增速看,这两家在紧锣密鼓地扩张,今年的业绩也在高速增长,虽然目前市场依然是蓝海,大家并未直接竞争,但市场最大的几家龙头公司都在实现超越市场平均增速的增长,未来竞争不可避免。
 
在财务上,灵活用工业务的商业模式同样存在一些疑惑,例如公司利润率过低,灵活用工模式的招工成本较高压制了公司的毛利率。这些依赖人的交互来实行盈利的业务,往往受制于人力不断增长的成本。从这点看,公司需要实现recruit般的发展,还要寻找人以外的护城河。
 
从中报看,公司的经营现金流较为一般,有大量的应收账款,相信这也是在业绩公布后公司股价并未有太大反应的原因之一,客户占款的现象较为严重。或许等到这一点有所改善,公司的股价才会随着业绩一并增长。
 
资料来源:公司中报
 
不过,总体来说,40%左右的核心业务增速,IPO资金投入后还将带来新的增长,17倍的估值,横向对比A股的科锐国际44倍左右的市盈率,再加上公司是美国公司,有现代化的,合规的管理体制,还有已经在海外就已经建立多年的品牌与口碑效应。假设要投入未来中国不断增长的人力资源市场,万宝盛华依然是最好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