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几个话题。
第一就是海外疫情明显开始新一波,美国连续第五天新增病例超5万,意大利新增病例也创纪录新。
不过,死亡人数没有明显恶化,这是稍为令人安心的地方。但无论如何,在疫苗出现前,估计疫情主线反复活跃。
第二就是上周中央下调外汇风险准备金率后,虽然汇率一度大幅度回调,但近日基本上快要创新高,也意味着航空股、造纸股等将持续受益。
只是人民币汇率如此加速升值,相信早晚会引起中央另一轮举动。
第三就是中国Q3 GDP增速不及市场预期,也很大程度导致今天股市走弱。放在之前,就不定市场就会反弹,理由是宽松预期再起,但以今天表现来看,看来市场也相信没有那么容易放水。
目前关注的还是在于周期股,其中银行股继续成为大盘支撑。
但正如上周所说,会把其他板块的资金抽走,也因此引发了多个板块延续杀估值的情况,包括医疗器械股、物业股等,筹码越集中,当松动的时候互相践踏得更厉害。
以物业股为例,截止目前为止,物业板块跑赢了恒生中国企业指数逾70%,成为今年表现最好的板块之一。
但随着进入Q4,资金为保住今年利润,所以即便目前多只新股陆续上市,板块表现也是一直下滑,而今天首日上市的卓越商企(6989.HK)收涨仅约3%。
相信其后的合景悠活(3913.HK)、世茂服务(0873.HK)也会出现类似表示,申购的资金都会倾向于第一日抛售。
相反对于周期股来说,在低估值、经济又在复苏、机构切换到防御型板块以保业绩排名的动力等因素下,短期估计这个逻辑还能演绎一段时间。
.........
半新股乐享互动(6988.HK)涨近9%,早前提及公司以美股Trade Desk对标,以后者近一个月已累涨逾30%。
值得留意的是,乐享背后的资金说不定对公司市值有着更高的诉求。乐享每天的成交额动辄2,3亿港元,换手率达到3%,有点在做市值管理的味道。
而每天如此大的成交,手续费用其实相当高,因此说他们的目标更远大也不为过。
.........
阿里再扩大零售版图,斥资36亿美元成为高鑫零售(6808.HK)控股股东,刺激后者股价大涨19%。
根据公告,收购完成后,阿里将持有高鑫约72%的股权,并会将综合入账至财务报表中,看来新零售战再次一触即发。
事实上,与腾讯一样,阿里今年也是有很多动作,包括将与全球最大的免税零售商Dufry AG组建中国合资公司、增持快递巨头申通快递、加码圆通速递等等。
长远来看,这些也将为阿里的生态系统创造战略协同效应,并提高公司整体价值。
另外,据报道,蚂蚁集团香港IPO获得中国证监会批准,今日举行上市聆讯。
不过,有传其IPO估值目标提高到2,800亿美金,而从最初的2,000亿提高至2,500亿,再到目前2,800亿,看来是看到基金销情火爆,变得太贪了。
二级市场的获利空间越来越少,加上这么大市值,感觉打新也很难有大肉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