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阳光药(1558.HK):疫情下的“戴维斯双杀”
港美股 · · 2020-08-05 · 股权代码:

今年年初,新冠疫情刚刚爆发,东阳光药作为抗病毒领域的龙头,坐拥神药奥司他韦,一度被认为是抗疫概念股之一。

今年年初,新冠疫情刚刚爆发,东阳光药作为抗病毒领域的龙头,坐拥神药奥司他韦,一度被认为是抗疫概念股之一。大家再想疫情之下炒什么医药股,第一个便是东阳光药。


然而等到疫情真正地过去,人们才发现,东阳光药却是受损最严重的那个,股价下跌近45%,利润大跌30%,甚至是今年医药板块表现最差的公司。


当下该如何看待在医药板块逆势下跌的东阳光药。


1.流感之王


东阳光药是一家仿制药企。目前的主力产品是奥司他韦,公司的奥司他韦胶囊和颗粒占公司营收的95%。


272_242_272_242_272_242

资料来源:2019年年报


奥司他韦是罗氏公司的原研药,后来授权专利给了东阳光药,然后东阳光药通过颗粒儿童药的剂型创新,实现了市场份额对罗氏的超越。


随着18年起冬季广泛爆发的流感,东阳光药的奥司他韦也就迎来了大幅放量,几年内销售额迅速增加到58多亿,成为了少有的销售榜前十的国产大单品药物。


公司的业绩也随之火速增长,2016年至今,公司利润增长近5倍。


520_240_520_240_520_240
资料来源:同花顺


毫无疑问,公司是近年来医药行业少有的成长股,而公司在二级市场的表现也非常好,16年上市至19年,公司的股价涨幅高达4倍。


2.带口罩消灭了流感


但是,爆款产品往往是一把双刃剑,公司的营收超过95%来自于奥司他韦,一旦发生大幅下滑,对业绩的影响也是巨大的。如今在疫情之下,人人带上了口罩,却使得神药奥司他韦走下了神坛。


流感病毒也是病毒,杀伤力远远弱于新冠,带口罩,勤洗手在这次疫情下变成了习惯,因此,新冠防住了,而更弱的流感,就彻底地被防死了。


今年以来报告的流感,普通感冒,甚至各种病毒引起的流行性疾病,全部大幅度下降,在这种态势之下,奥司他韦的市场空间大幅下滑。


698_178_698_178_698_178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而且,习惯的养成是不可逆转的,如今哪怕在一百天都没新增的无风险地区,人们依然会带上口罩。


在这种情况下,单品依赖的东阳光药损伤多大不言而喻。 再往后看几年,也许届时新冠已经销声匿迹,人们又开始放下口罩,但是,作为一款仿制药,届时的奥司他韦可能已经进入集采名录,许多药企也已经进入这个市场,更不用说罗氏的流感新药可能已经进入中国。


597_404_598_404_598_404
资料来源:医药魔方


长期来看,奥司他韦的辉煌终究是回不去了。


当然,这几年遭受困境的医药公司不止东阳光药一家,受集采打击业绩腰斩的公司也不少。对于药企来说,投资的重点还是放在未来,即研发创新药上面。


而从公司后续的药品开发中则发现,公司并无太多的在研创新药,主要集中于糖尿病及抗病毒领域。


但无可奈何的是,这几个板块都处于风雨欲来的阶段,还没上市,就已经进入了蓝海搏杀阶段。


胰岛素最近正准备集采,而且市场竞争较大,也有被glp-1,sglt-2,ddp-4等新机制降糖药物逐渐替代的趋势。


至于丙肝药物目前金标准方案吉三代已经顺利进入中国并纳入医保,丙肝创新药赛道前景渺茫,具体可以参照歌礼制药。


782_402_841_432_841_432


研发管线过薄,是东阳光药长期以来即使业绩高增长,估值也较低的原因之一,如今随着业绩下滑,这使得本来就不高的预期雪上加霜。


3.复杂的股东关系


还有一个主要的问题,东阳光药的研究体系。东阳光集团的研究院不在上市公司体内,而是通过体外研发,随后上市公司出资购买相应的研发成果的体系运作。


这样就往往产生一些问题,例如利益分配不均,明明是前景渺茫的研发成果,东阳光药研究院依然可以以较高的价格卖给上市公司,达到旱涝保收的效果。


这样的事情之前就发生过,东阳光药斥资近16亿购买了多个竞争拥挤的仿制药,而且,这是在集中采购已经开始,而以下产品还有较大部分未通过一致性评价的情况下交易的。除了目前的支付,公司还需要继续为一致性评价,竞标,生产继续支付成本。


而相比之下,恒瑞医药的PD-1药物研发投入还不过10亿。


680_185_680_185_680_185
676_647_676_647_676_647
672_542_672_542_672_542
677_234_677_234_677_234
资料来源:公司公告


这种体系是公司的一个重大隐患,核心的研发不在体内,存在利益输送,研发失败的风险与收益不对等,导致了公司的长期逻辑有较严重的问题。


在新冠疫情没有爆发之前,高速增长的奥司他韦和靓丽的业绩掩盖了这些问题,但是随着业绩下滑,所有的问题便一次性爆出。导致公司目前短期业绩,长期逻辑都饱受质疑。


目前,随着业绩下滑,原本低估值的东阳光药已经不再,长期来看,继续执着于奥司他韦已经没有多少意义,公司更应该做的是完善现在的研究体系,并且在研发上让投资者看到希望,否则长期逻辑将饱受压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