蔚来卖在黎明前,高瓴怒花百亿入局宁德时代
深度 · · 2020-07-21 · 股权代码:

可以确定的是,电动化的浪潮不会停止只会更强。

动力电池巨头宁德时代日前公布了定增结果,获得38家投资者追捧,总申购金额达1091亿元,最终9家机构成功获配。其中,高瓴资本获配100亿元成为最大赢家,本田斥资37亿元认购1%股份。高瓴资本和本田合计吃下本次发行的近七成份额。
556_346_556_346_556_346
1.高瓴资本重新定义价值投资
今年宁德时代的股价涨幅已经近一倍,此次161元/股的定增价格可以说并不便宜,从估值上来看也有80倍的市盈率。
长线的价值投资很讲究安全边际,巴菲特经常在市场错误定价的时候勇敢买入,让人佩服其理智和智慧。而高瓴反而是多次高位进场,让人捉摸不透,如果是普通投资者如此做,很可能就成为鲜嫩的韭菜。
首次建仓爱尔眼科估值是74PE;首次建仓泰格医药估值是82PE ;首次建仓凯莱英估值65PE;
其实跟踪几次下来,一次次的高位买入,我们可以发现高瓴的投资一直专注在优质且能代表未来的赛道上,价值投资的长坡厚雪依旧是其根本逻辑。只是好资产难有好价格,并且高瓴看的是比一般投资者看的还远的地方,价格贵一些似乎并不在意。
此前,高瓴资本在新能源行业最有名的投资是蔚来汽车。从2015开始经过几轮投资,2018年9月,蔚来汽车在纳斯达克成功上市时,高瓴资本持股比例达到7.5%,是蔚来汽车第三大股东。
但2019年底,高瓴资本清仓了蔚来汽车,彼时蔚来汽车股价正处于低点,资金链也有问题。但没想到,今年随着特斯拉被热捧,蔚来也得到资本的帮助起死回生。
3美元左右清仓,如今蔚来股价飙升至16美元,我认为高瓴大概率意识到自己犯了某种程度的错误,也更加了解和确信新能源赛道是个毋庸置疑的好赛道,而电池是当中成本最大的配置,龙头宁德时代成了几乎必备的投资选项。
从目前情况看,宁德时代的国内动力电池市占率超过50%,2019年,宁德时代动力电池累计出货32.5GWh,占全球市场的27.87%,且连续3年位居全球首位。
公司客户覆盖范围广泛,国内市场为上汽、吉利、宇通、北汽、广汽、长安、东风、金龙和江铃等品牌车企以及蔚来、威马、小鹏等新兴车企动力电池供应商;海外市场方面,持续与宝马、丰田、戴姆勒、现代、捷豹路虎、标致雪铁龙、大众、沃尔沃等国际车企品牌深化合作。
东吴证券指出,随着2020年至2021年海外品牌新车型密集上市,宁德时代的订单将释放。预计宁德时代2020年出口有望达到5-6GWh,2021年受益于大众MEB平台、宝马新车型上市,出口规模预计翻倍以上增长。长期看宁德时代在全球范围竞争力领先。
全球车企电动化投入力度大,电池产能快速扩张。根据汤森路透19 年底披露,全球29家主流整车企业预计在未来5-10年在电动车方面投资超过3000亿美元,其中45%集中在中国。根据The Assay研究机构19年3月预计,2028年动力电池整体产能将接近1000GWh。
我们假设2028年宁德时代只占25%的份额,那也有250GWh,是2019年7.7倍。9年保守估计近8倍的规模增长,若是宁德时代能够继续保持领先的竞争力,抢占更多市场份额,回报将会更多。
很多投资者做投资都有一个心病,就是想从头吃到尾,盈利最大化:最低点买入,最高点卖出。但现实是几乎不可能实现这样的操作。有时候等来市场大跌,错误定价的机会,心里想着再跌一些就买入,但是有竞争力的企业股价很快又开始反弹,基本也不会跌到你心仪的价位,生生错过一次又一次机会。
如果给你一个机会买80倍PE,5000亿市值的腾讯你会犹豫吗?现在你肯定说不会犹豫,因为你知道它现在5万亿了。但是真正买的时候你可能会想,要是50倍我就买了,也许就这么错过了。高瓴主要投资是在一级市场,因为退出不方便,都是持有多年,这要求投资思路看得长远。所以思路换到二级市场,股价波动很难影响他们的决策。他们看的是,这是代表未来的公司吗?不想着从头吃到尾,而是分享公司长期成长带来的收益。
2.保守的本田在行动
本田参与此次的定增,并获得1%的股份,并签订了战略合作协议。双方拟围绕动力电池的研究开发、供应、回收再利用等领域深化合作。宁德时代将向本田在中国生产的纯电动汽车(BEV)按一定优惠条件供应动力电池,产品预计于2022年在中国市场投放。
而在股权合作上,本田方面表示将自愿锁定5年,而非其他机构的6个月,这表明本田想与宁德时代保持长期合作关系的决心。
与大众、通用的“All IN”式投入不同,过去本田在纯电动车领域一直显得比较克制,更多心思放在混动。
为什么发展纯电动没有混动那么积极?
本田技研科技(中国)副总经理长谷川祐介认为:“发展纯电动汽车一方面是为了日常出行和保护环境,另一方面当遇到自然灾害纯电动车可以反向供电用于日常生活,而目前动力电池反向传输电量的能力没有达到我们的要求,所以研发纯电动汽车技术还是相对保守。”
新能源技术中纯电动汽车得到政府的支持会较多,但也存在着诸如充电桩难找、续航焦虑、动力电池衰减等问题,而混动技术早在上世纪90年代被研发出来至今已经积累相当多的经验并且技术成熟,日常使用不担心续航里程不足和充电桩难找等问题。
但随着碳排放政策的收紧,全球电动化势不可挡。
电动化大趋势确定,而动力电池占电动车成本高达40%,主机厂为供应链安全,通常通过参股、签订长期协议等方式提前锁定优质电池产能,保证自身电动化推进顺利。而行业优质产能扩张主要集中在全球电池龙头,宁德时代、LG化学2023年规划产能均在150gwh以上,而松下(85gwh)、SK(40gwh)、三星(40gwh)及国内二线厂资本开支力度明显弱于龙头。在优质产能整体偏紧的情况下,龙头为了供应链的安全,较为迫切的提前跟龙头电池厂形成产能绑定。
782_558_1080_769_1080_769
值得注意的是,近期跨国车企纷纷与中国汽车动力电池供应商绑定。5月28日,大众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收购国轩高科26.47%的股份,成为第一大股东。7月3日,梅赛德斯-奔驰宣布与孚能科技(赣州)有限公司深化战略合作,并收购了孚能科技3%的股份。
虽说本田对技术环境较有要求,但对纯电动布局再保守下去,可能有被甩开的风险。
2019年本田宣布将在2025年前将全部在欧洲销售的汽车电气化。连本田汽车有限公司总裁兼首席执行官Takahiro Hachigo都说:“从长远来看,电动车是未来无碳移动的关键”。
绑定宁德时代,至少优质动力电池产能供应有了保障。此次双方的战略合作,我认为对本田来说是紧跟世界趋势发展的一步。
3.结语
电动车产业链中国和世界在同一起跑线,未来谁会跑赢不一定。但可以确定的是,电动化的浪潮不会停止只会更强。
我想无论是从投资和发展的角度,以宁德时代为代表的电动车产业链目前都是很好的资产,机构抢筹、实业入股都很好的证明了这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