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00万航延险背后的套利逻辑
其他 · 嘉欣 · 2020-06-17 · 股权代码:

一个普通人,多久能赚到300万?

一个普通人,多久能赚到300万?



在文章《中国有钱人比你想的要少》里面,作者告诉了我们两点:



1.只有万分之5的人家庭人均月收入超过2万。
2.接近6亿的中国人,家庭人均月收入是不超过1000的。



相比起抖音动不动就是RR、牛马轮,低收入更符合中国人的普遍情况。



640_450_640_450_320_225


不过,世界上有另外一类人,找到了赚钱的方法,早早实现财务自由。比如说这位28岁的程序员,13年左右就通过被收购的方式进入头条,光期权就有几个亿。



782_468_782_468_391_234


要28岁实现财务自由并不容易,除了自身努力,还要得到命运的垂青。但是,假如我们在生活中多留点心,不说财务自由,赚个几百万还是不难的。



日前,南京市派出所就通报了这样一位"赚钱达人",利用航空延误险的漏洞,动动手指头,几年时间就从保险公司获得超过300万元的巨额理赔金。



相比起月入1000元来说,可谓是"航班延误,发家致富"。



她到底是怎么做到的呢?



一、延误险的羊毛



航班延误对于经常乘坐飞机的人来说,是一个无法避免的困扰,特别是碰到台风天气,延误个3、4小时是很正常的事情。



对于乘客来说,支付完价格高昂的机票,却要在机场白白浪费几个小时,心里有多不爽可想而知。



为了对冲航班延误和因此给乘客带来的不快,航班延误险应运而生。



782_142_782_142_391_71


一般来说,航班延误险的价格在30-40元左右,一旦航班出现了延误,保险公司就会对投保人进行赔付,金额在300-600元不等,部分产品更可高达千元。



比如说浦发的靠谱飞,当航班延误超过2小时即可赔付,单次最高可达1500元,赔付金额相当于报销了机票,大幅降低了延误带来的不快。



641_354_641_354_321_177


不过就是这样一款贴心的产品,却存在两个致命的漏洞,让李女士顺利薅到羊毛。



首先,保险公司并不会检查乘客是否上机。



在延误险的条款中,并没有明确说明,假如乘客没有乘坐该次航班,保险公司就不进行赔付。



而且在现实中,保险公司并不会核查投保人是否有乘坐相应航班。



不要小看这个区别,正是这个漏洞,让李女士可以重复购买多班次多人次航班,让航延险从一款保障乘机人体验的保险产品,成功变成了一款博彩工具。



752_352_752_352_376_176


其次,延误险的赔率并不灵活,各种航线的赔率是固定的。



无论是哪个购票平台,无论是哪条航线,延误险的保费基本都是30-40元,而赔付金额都是400元-600元左右,再加上一些银行的白金卡产品,赔付金额可以高达数千元。



但是在现实中,不同航线的班次,出现延误的概率是有明显差异的。



根据统计,在延误的原因中,天气的原因占比是最高的,比例高达50%。既然天气是延误的主要诱因,那么天气差的地区,延误率会比天气好的地区高出不少。



比如说珠三角地区就一直流传一种"台风险"套利法:



每年的6-8月份都是珠三角的台风季,很多人会趁机选订一些可能因为台风取消的航班,同时买入航空取消险。一旦航班取消,机票也随之取消,保险公司数千元的赔付金就可以轻松到手。



一般来说,台风的确定性还是比较高的,"台风险"也几乎是一种稳赚不赔的套利法。



总体来说,保险公司在审核上的疏忽,让航延险具备了成为博彩工具的可能;再加上赔率设置的漏洞,让保险公司的风险完全暴露出来。



其实在网上关于薅航延险羊毛的攻略很多,保险公司却迟迟没有填补漏洞。



开赌场可以,但是赌场的赔率不偏向自己,那就不能怪赌客了。



710_652_710_652_355_326


二、如何套利



回顾李女士的"套利系统",有两点是非常值得我们学习的。



第一点是找到延误险赔率不正确的机会。



每一次购买机票相当于下注的话,那么李女士的下注金额大概在30-40元之间,而赔付的金额为300-400元,假如配合白金信用卡,甚至可以高达数千元。



但是延误航班的概率,远远大于这个比率,2018年中国航班的准点率,大部分都不到70%。



782_651_782_651_391_326


再加上李女士熟知航班信息,在"精心挑选"之下,要在概率上打败航延险,轻而易举。



第二点是杠杆的运用。



每次航延险的利润其实只是一些蚊子肉,只有区区数千元,光靠李女士一人操作,赚这点钱对于家庭来说,作用不大。



但是由于航延险低风险的特性,李女士可以肆无忌惮的上杠杆。



根据南京警方的通报,李女士通过借用亲戚朋友的身份证、护照,对同一航班购买多份机票,并同时向数十家保险公司购买保险,从而在短短数年内获得300万的巨额赔付。



这哪是薅羊毛,这完全是凭一己之力对抗整个保险业。



概率、套利、加杠杆,整个过程是不是似曾相识?



没错,曾经大名鼎鼎的对冲基金 —— 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也是这样做的。



就是靠着买入低估证券,卖出高估证券,再通过杠杆放大利润,美国长期资本管理公司实现了4年净值增长2.84倍的回报神话!



269_390_269_390_135_195


李女士的骚操作告诉了我们,学会使用金融工具有多重要。在日常生活中,类似的例子还有很多。



我们以套期保值来举例。



在经济学上,套期保值的作用是通过提前签订合约,换取价格的平稳,多用于大宗商品交易等领域。



782_232_782_232_391_116


这个原理放到日常生活中,也会有不错的效果。



假设现在有这样一个前提:



1.周二要去北京出差。
2.出差的时候要用到新款西服,原价5000元。
3.周四的时候,深圳地区下单特价2000元。
4.卖家允许七天退货。



一般人碰到这种情况,可能就只能感慨生不逢时了。但是假如你运用套期保值的原理,按照以下步骤,你是完全可以薅到羊毛的。



1.周二买到西服,带到北京。
2.周四的时候托人下单,用特价买一套一样的西服。
3.将周二的订单退货,用周四的新西服退回去。



通过套期保值,同样是买一套西服,你可以节省下3000元。



无论是延误险赔率定价上的错误,还是商场打折的羊毛,实际上都是资源错配的例子。



而金融学教大家的,恰恰就是如何合理的优化资源配置;假如能将金融技巧活学活用,我们身边的赚钱方式,其实还有很多。



三、资源的错配



人类社会之所以存在组织,就是为了更好的分配资源而服务。无论是原始社会打猎后分配猎物,还是在股票市场分配资金,其实都是人类调配资源的方式。



只不过在现代社会,资源分配的方式更灵活,用心观察的人,有更多的机会发现资源错配下的财富。



笔者就曾经听过一个利用保险信息差迅速赚到第一桶金的故事。



众所周知,保险行业近年来是一个快速崛起的行业,随着人们保险意识的萌芽,需求源源不断的流向保险公司。



也是这个原因,潜在保险人的信息对于保险公司来说尤其重要,购买脱敏个人信息也成为了一种灰色的产业。



不过对于保险从业员来说,这也只是一份按部就班的工作,并没有多少一夜暴富的机会。



转折点是2013年滴滴的横空出世。



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移动互联网浪潮拉开帷幕,手机打车成为当时的时髦,很多大爷大妈薅着滴滴快的的羊毛,一个街口的路程都要通过打车来完成。



就当全民薅羊毛的时候,笔者认识的一个同学A发现了一个另类的机会。



这位同学A本身是保险业务员出身,太了解人头信息对于保险业的作用了。面对崛起的手机打车市场,他做了两件事情。



第一件事是找到滴滴快的,免费为他们的行程做担保。



当时的滴滴快的还在初创阶段,系统都整不利索,根本无暇兼顾保险这些事情。这位同学A提出的方案是这样的:



在打车界面的下方增加一个选择框,给用户选择,假如用户点击了同意,他免费为乘客提供20元保险,赔付金额是5万,这个钱乘客和打车软件都不用出,由同学A来出。



第二件事,就是当用户点击了选择框之后,电话、城市等信息都会去到这位同学A的后台,毕竟要买保险嘛。



由于滴滴上乘客出事的概率非常小,事实上同学A最后也没有赔付多少金额,但是他得到的脱敏用户信息却是实实在在的。



这些乘客,既然打一车都这么注重保险,可以推断出他的保险意识是很强的。



然后同学A把海量的脱敏用户信息转手卖给几家保险公司,狠狠赚了一笔后财务自由了。



这个例子很好的说明了,在我们的生活中,每个时刻都会发生各种各样的变化,而变化的背后,意味着大量的资源分配方式会发生改变。



改变的过程中,也许就蕴藏着形形色色的资源错配机会。



四、总结



延误险事件出来之后,网上争论非常激烈。



一方面,有人认为李女士是在保险公司的条款范围内操作获利,保险公司不能输打赢要。



另外一方面,有部分律师跳出来表示,李女士的行为确实违反了法律,是一种诈骗行为。



相信未来的一段时间,这个事件都会充满争议。



今天,笔者想从另外一个角度来看这个事件。



事件的主角李女士,只是一个曾经在航空公司上班的普通人,既不是数学天才,也没有科研背景,但是她却通过发现航空延误险的漏洞,设计出了一套无风险的套利方法。



假如不是有人举报,她未来将通过这个系统挣更多的钱。



这种小机会,其实还有很多。



在过去的十年里面,数不清的风口,给了后浪们无数的机会去成就自己的人生。



假如你错过了手游,没关系,还有公众号。



假如你错过了公众号,没关系,还有短视频。



假如你这些都错过了,也没关系,未来还有生物制药、人造肉、太空旅行等等,数不清的机会。



未来的十年,中国大概率会超过美国,成为世界第一强国。到那个时候,我们国家的科学技术、商业模式,不需要再找对标物,想象空间会完全打开。



我们的任何人,在他们一生中都会遇到属于自己的机会,我们唯一要做的就是准备好迎接他。



感谢这个伟大的时代,感谢我们伟大的祖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