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天可以看到,大市情绪仍然取决于美股走势。
在海外确诊数仍然保持较快增速下,早上美期继续下跌,导致恒指低开500点,即使A股也同样低开。
其后,美期持续走强,加上中央行下调逆回购利率的“降息”消息,大市又变得没有那回事一样,恒指午后几近翻红。
不过,在美期再次走弱下,恒指还是要收跌309点。港股总成交1,079亿,北上资金净流入12.8亿,南下资金净流入49.09亿。
值得一提的是,上周五的政治局会议明确提到,“确保实现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目标任务”,比2月份多了“确保”两字,明显是要传递目标不变的预期。
另外,更具体说了几点:提高财政赤字率,发行特别国债,增加地方政府专项债券规模,引导利率下行。
这也意味着,后续应该会推出非常强的刺激措施。
大规模刺激,离不开房地产、基建、消费。其中,最值得期待的是基建,不论是新基建或老基建,应该都缺一不可,将会依赖地方专项债支持。
消费方面,由于汽车及相关开支占消费结构逾40%,所以不少地方已出台汽车刺激政策,后续应该会有更多地方跟随。
不过,由于汽车单价太高,拉动经济的效果可能不如理想,相信政府还会推出更多的消费刺激政策,当中家电说不定就是另一个重点刺激的领域,有望再次出现“家电下乡”或是“以旧换新”等政策。
根据报导,董明珠在访问时自曝,格力于2月份损失200亿,销售基本为零。面对制造业如此惨况,相信政府也必须大力扶持。
至于房地产,大方向应该只会是略为放松。
目前来看,政策底已经出现了,但市场底还是取决于海外疫情的发展程度。参考中国的时间,可能要多一个星期都会出现疫情拐点。
至于美国,特朗普在记者会上指出,按模型推算将在复活节期间达至高峰,即4月12日。
不过,如果这个时间点疫情还未受控,全球复苏的时间表也就要再次延后,市场亦会再次大跌反映这个预期。